2020年7月27日,第六届(2020年)全国高校学生“一带一路”建设征文大赛暨同德夏令营在厦门大学以线上方式开营。全国高校学生“一带一路”建设征文大赛暨同德夏令营是由上海财经大学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和金融学院发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广西大学等20多所高校联合主办,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本届共有全国149所高校及其相关学院和研究机构参加,收到征文524篇,其中研究生投稿论文54篇,本科生投稿论文468篇,创下多项历史新高。我校作为联合主办方和2019年第五届承办方,积极发动组织了以金融学院本科和研究生为主体的200多名同学参加了征文大赛,并获三等奖一名,优胜奖1名,多位教授应邀担任征文论文评委。

在27日的开营式上,金融学院院长熊德平教授应邀为参加夏令营的师生做了《普惠金融发展的理论逻辑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熊德平教授从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与实践历程入手,分析了普惠金融概念产生的背景及其蕴含的根本目标,进而分析了既有普惠金融定义的不足及原因和影响,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本质内涵是促进包容性增长的金融创新。在此基础上,熊德平教授进一步从普惠金融发展的论理背景,历史背景,经济背景,金融背景和市场背景角度,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的主动普惠与被动普惠,直接普惠与间接普惠动力机制,并构建双杠杆(金融杠杆+普惠杠杆)+三综合(综合金融,综合服务,综合普惠)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依据这一模式,熊德平教授从历史与现实,制度与文化相结合角度,解读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实践,揭示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成功经验背后的理论逻辑,并提出了我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报告结束后,熊德平还与参加夏令营的师生进行了互动,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2020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建设征文大赛暨“同德夏令营”正式开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g0MjIzNw==&mid=2650712168&idx=1&sn=e43319cec8cc7f98a82eeb8fefaddda9&chksm=bef859ba898fd0ace6a1cf1acfb6a96cf2d4481e20f2f3e2b6c8816cd9f44a44a14b146ff89a&mpshare=1&scene=1&srcid=0728XPpBfcQkjvgReJIKaLBx&sharer_sharetime=1596081847312&sharer_shareid=4567150923c66b89d9ed6af65316d3e7&key=2af4ca460c7df26d4545d21021e771112c0d9ccbd0fcddf2364da5051bebeb8b1dc4e00919db57c9c10e5115a4747c273295d2f8a441d5946e93ebc90c69dcadd35b5be23ebc4432c3d8e6fe9d0760d0&ascene=1&uin=MjEyNTY1NDkyMA==&devicetype=Windows+7+x64&version=62090529&lang=zh_CN&exportkey=A8/uFAKZdSXsYy8AEh5FI/Q=&pass_ticket=9iapBIRsYPDWNt5elvTLD4OX9c8sWGHWAIeveNRmawNf5QtiCYlmS2yxnWlCu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