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 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

访博士点建设子项目负责人郭思智教授

信息来源:《云南财经大学报》 发布时间:2014-08-28

    切实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完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是一系列关乎我校博士点建设项目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问题。本报记者于近日采访我校博士点建设子项目负责人之一的郭思智教授,请他就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项目的推进情况作介绍。

    “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项目的核心目标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郭教授认为,当今中国所缺少的恰恰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创新才能保障国家的长期兴旺发达。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鼓励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注重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并取得创新性科研成果。

完善操作层面  加强培养力度

    郭教授认为,要从教育和组织规划、管理制度、教学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培养,具体操作层面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通过分类分层次设置课程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改变学生的自修内容和选修课程比例,支持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给予研究生充分的选择权。丰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开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多课程,管理部门要对表现较差的研究生及时提出警告,做出延期结题、暂缓毕业等决定,确保合理性和公正性。

    二是增加科学研究项目。支持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前沿的领域如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房地产等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他提到,我校现有30多个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等,至少有90个研究生在参与研究,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同学们参与与项目研究的力度。

    三是完善奖励机制,通过设立各种科研奖、学习奖等奖学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奖在科研上有成果的学生。今年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表现突出,得到破例奖励,改变了过去只奖高年级学生的状况。一直以来,我校在学生中设立有发表论文奖励制度,对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的学生给予重奖,建立了规范的学生综合考评制度。

    四是加强研究方法的教学。要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教会他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保障建设资金  提高生源质量 

    谈到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项目在运作中遇到的困难,郭教授认为,目前该项目最大的困难是生源质量有待提高。他说,我校地处西南地区,学校声望、教育水平等较中东部地区而言还有一定的差距,再者现在研究生招生要经过教育部的严格审核,使得我校很难通过扩大招生比例来拓展学生生源。

    据郭教授介绍,我校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很大一部分是中东部地区的学生,但多数是以第二志愿录取。为了提高生源质量,我校专门设立了生源奖,鼓励“211”、“985”等工程院校的学生报考我校,鼓励考生将我校作为第一志愿来填报,对分数超过中东部分数线的考生予以奖励,奖励的额度从1千元到两万元不等。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办法已收到成效,今年很多东中部地区的学生以第一志愿被我校录取。

    当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生源并不是唯一的问题。郭教授认为,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起步晚,基础弱,规模小,存在交叉学科缺乏、发展空间较小、本科学生规模大、研究生规模小、评教系统还不成熟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对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的推进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项目的推进受到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郭教授表示,一是在于学校的重视。我校一直很支持和关注这一博士点子项目的建设,不管是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建设的推进过程,学校都为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二是在于研究生自身。现在很多研究生读研的目的是减轻就业压力,就现在而言本科生就业较为困难,研究生找工作相对容易一些。建设这个项目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学者,真正热爱搞研究的人,而不是为那些带有功利目的的人提供跳板。现在很多学生都不愿意静下心来搞研究,他们想要的只是一张文凭而已,这对提高研究生质量造成的冲击很大。此外,导师能否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上,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重要影响。

    郭教授同时表示,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项目的推进还需要不断加强和兄弟高校的交流,借鉴成功的经验。实际情况的不同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因此,最终还是要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建设之路。


 

原载自2010年《云南财经大学报》第2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