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的雷雨声,愈演愈烈;错综复杂的关系,不断升级。4月18日晚,由我校大学生艺术团演绎的话剧《雷雨》正式在汇新礼堂与观众见面,将大家带回上世纪20年代两个家庭众多人物的矛盾纠葛中。四凤的单纯,周萍的矛盾,繁漪的疯狂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殷红副校长对《雷雨》剧组的情况,此次赴台交流的行程作了详细介绍。《雷雨》剧组将于4月24日赴台进行为期10天的文化交流,将在台湾建国科技大学、育达商业科技大学演出话剧《雷雨》,并与高雄大学、东吴大学、景文科技大学进行文化交流。“参演此次话剧的演员来自财政注税、土地评价、人力资源管理、法学、国际会计等专业,虽然他们都不是艺术表演专业的学生,却展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特色。”殷红副校长笑着对记者说。
校团委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导演杨波老师说,“面对时代和年龄的跨度,我们通过让演员们看电影、看书以及为他们讲解剧本等方式来帮助他们加深对角色的理解。经过近半年的排练,演员们经历了接触、熟悉、呈现三个阶段。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他们有了质的飞跃。”
面对记者们对“90后”如何演绎这部经典作品的疑问时,繁漪的扮演者白兰说,自己是通过着重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来刻画角色的,繁漪并不是简单的“发疯”,而是由爱生恨,再到失去理智、不知所措。饰演周萍的演员赵辰说,“演这部话剧有种穿越的感觉,好像突然就回到了那个离我们很遥远的年代。相比专业演员,我们少了很多条条框框,用自己对生活最简单、最真实的理解将其演绎出来,这就是我们的特色。”

《雷雨》剧组演员接受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记者采访
我校大学生艺术团曾于2008年排演话剧《雷雨》,据杨波老师介绍,“演周冲的田伟伟同学四年前还是大一的学生,现在他已经大四了,继续饰演周冲。”
云南日报、春城晚报、都市时报、云南电视台、云南信息报、新华社(云南分社)、中新社(云南分社)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部分记者观看了晚上的演出。
链接:
四幕话剧《雷雨》是曹禺先生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创作于1933年。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曹禺先生以自己富有动感而精美的语言,充分展示了话剧这门“说话的艺术”的魅力。其曾在千百个舞台上以多种面貌出现,被不同的人们饱含深情地演绎着,解读着,并一举将中国话剧推上了历史上最轰动热烈的颠峰时期。
文 杜群 杜碧瑶
图 李勇毅
责任编辑 吴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