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财要闻

云财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云财要闻 > 正文

    校长论坛与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进行分组讨论

    发布日期:2010-10-26点击: 发布人:新闻中心 </font></div> <div id="work"> <P> <p><P> <p><P> 10月26日下午3时,按照“2010年财经类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

        10月26日下午3时,按照“2010年财经类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暨高等财经院校第四届校长论坛”议程,与会代表分为三个小组进行讨论。  

        第一小组为校长论坛,7位发言人结合“十二五”规划制定,围绕高等财经教育和高等财经院校的发展方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资源整合等方面的问题各抒己见,总结提出了“高校外部条件关注不足”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向不明”两方面的问题。

        重庆工商大学校长王崇举、山西财经大学校长原梅生、湖南商学院院长唐未兵先后讲到经费不足所带来的办学困难。安徽财经大学校长丁忠明提出,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促进国家宏观机制、体制的改革,改善高等财经院校的外部发展环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徐敦楷就经费问题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国家应确保对教育4%的财政投入。二是可以考虑学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适当提高学费,对于贫困学生,以助学金、勤工俭学等方式予以资助。三是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接收社会捐赠。浙江财经学院副校长钟晓敏以该校学分制改革的举措和思考为例,探讨与短期目标相适应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如何与大学发展的长远目标相匹配。

        小组召集人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徐从才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存在问题,大学失去了独立精神,缺乏原创性成果。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应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把国家、学校、社会的质量统一起来;要把成人和成才统一起来;要把规范与创新统一起来。大力开展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学术教育,要加大通识课、公共课、专业课的调整。

        第二小组进行的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研讨在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史建平的主持下展开。6位发言人就“如何提高本科人才质量”问题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介绍了各自学校的特色教学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有待深化改革的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杨灿明提出,提高人才质量应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程式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之间的关系。二是知识性教育和思想性教育之间的关系。三是学识技能和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石家庄经济学院副校长张伟良提出“分级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点。山西财经大学副校长赵国志阐述了形式灵活的模块教学法。南京财经大学校长许承明阐述了学校从外延式扩张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提升过程中的具体教学方法,并着重指出教学方法应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湖南商学院副院长杨虹对地方院校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发展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既然要强调分层、分类办学,政府为何要对学校有明确的定位要求,政府对学校的干预使学校的分层分类办学变得不可能。二是大学扩招与因材施教之间存在矛盾。学校热衷于把最好的教学资源分配给最优秀的学生,其他的学生却享受不到,这种不平等是需要改变的。

        第三小组就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教学一线的具体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一是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是人才培养方案。三是教务管理和一些制度设置方面的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何玉长介绍了本科专业目录修订的情况。现行的专业目录是在1998年制定的,经济学类仅有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贸、财政学和统计学5个专业,而到目前为止,已有17门目录外专业。目录外专业远超过了目录内专业。基于这个原因,教育部在今年3月下达了修订新的本科专业目录的通知。经过全国各省市组织进行大量调研工作、数据汇总、召开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委员会成立大会和中国经济学教育年会,目前正在修订本科专业目录第一稿,计划将在2011年4月经过教育部审定后,于2011年5月向社会公布。

        其他代表就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本科专业目录修订方面,代表们就“专业要‘砍’、宜粗不宜细”这一观点达成共识。在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长刘茂林提出,教学秩序稳定才是最好的人才培养手段,“既要创新,但不要颠覆”。在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方面,代表们提出目前财经类院校课程内容趋同、人才培养方案趋同的问题。代表们普遍赞同应该减少专业必修课,增加学生选修课的观点。在特色课程设置方面,江西财经大学提出培养创业性人才的目标,提出“一学期两段安排”的举措,采用“18+2”模式突出特色课程和实践教学。                                        

    校报记者:席阳  陈文迹  王颢霓  杜碧瑶  王弘  韦雪琼                                              摄影:王丹华 肖公杰                                                责任编辑:张薇 吴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