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财要闻

云财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云财要闻 >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一轮改革完成

    发布日期:2005-09-13点击: 发布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一轮改革概况

     

        中央对这次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要求各高校必须在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的课程体系,加强新课程的大纲、教材的编写工作,开展教师培训,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准入制度,加强和改进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等方面做好工作。具体地说:

        第一,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育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育和研究,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和研究,开展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和研究。要把马克思主义设为一级学科的主要理由是,一方面,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大学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但是,如何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本身也是一门科学,需要加以认真而又系统的研究。另一方面,中央在调研中发现,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很不满意的、意见比较大的地方,就是他们虽然从事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但却没有与自己工作相应的职称,缺乏学科归属感。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觉得自己没有一个值得终身奋斗的专业。因此,却有必要将马克思主义设立为一级学科。

        第二,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的课程体系。98方案将高校“两课”设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2003年改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7门课。总学时为:本科文科335学时,本科理科285学时。2005年的方案,既在课程门数上有所减少,又在总学时(分)上作了压缩。即:本科共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6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四门课。总学分为:14学分。按一学分折算每周一学时,每一学期18周计算,新方案要求的总学时为:252学时,比98方案减少了123学时(文科)或33学时(理科)。

        第三,加强新课程的大纲、教材的编写工作。中央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的大纲和教材要内纳入马克思主义伦理建设工程中,作为重大项目,组织全国的力量来编写。

        第四,要开展教师培训。中宣部教育部计划在2006年的寒假和暑假,组织对任课教师的培训。以掌握大纲的基本要求、熟悉教材、了解教学方法为重点,这里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培训要有计划,分层次进行。中宣部、教育部负责组织教育部直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的培训,各地选传部门、教育部门负责组织本省骨干教师的培训。各高校负责本校教师的培训。

        第五,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准入制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和中央保持一致的,不能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要启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的建设工作,力争在5年内培养数百名学术带头人和数千名骨干教师。

        第六,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教育部门要把马克思主义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教育部门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作为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部分,要求高校党委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高校要有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副校长主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和其他工作。

        第七,从课程内容看,本科所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课,它们的逻辑关系是:其一,所以要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大学。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讲授,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其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讲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显然,如果只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不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很不科学的。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而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三,所以要开设中国近现代史,是想通过历史事实讲清楚,“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这不仅是一个理论论断,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历史事实。如果说前面两门所给予学生的主要是理论教育的话,那么,通过中国近现代史这门课,就是要讲清楚中国今天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共产党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不是理论的推演,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其四,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以为前面三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找到一个坚实的立足点——把所学的理论及时应用于广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与法制素养的的形成中,用来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工作。

        总之,对这次改革,中央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及其他领导亲自过问,政治局两次开会专门研究;中宣部教育部动员了全国宣传部门、社会科学界有关专家、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广大教师,对这次改革群策群力,献言献策,最终将形成一个考虑比较成熟,措施有力,针对性强,循序渐进,稳妥务实的改革方案。我们的任务,一方面是积极学习、真正吃透相关文件精神,为改革措施的具体落实做好观念转变、资料更新、充实知识等各项工作;另一方面,是根据新方案的要求,既积极又稳妥地进行相关任课教师工作岗位的调整,进行相关教研室的拆分、组建。力求为迎接2006年新方案的普遍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