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云南财贸学院形象塑造活动方案》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为贯彻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发掘、提炼、梳理学校精神、办学理念,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提升学校形象和文化品味,提高学校竞争力,激发广大师生建校爱校热情,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决定开展形象塑造活动,并制定了活动方案,现将活动方案下发。希望各单位接通知后,认真学习宣传,广泛地动员师生参与,根据各项活动的目的和要求,踊跃投稿。学校将对征集的稿件进行筛选评比,对优秀稿件作者进行奖励,对正式采用的稿件作者进行重奖,对组织措施得力,效果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附件:1、《云南财贸学院形象塑造活动方案》
2、《关于开展我校“大学精神”、“校训”、“校歌”、“校园赋”征集活动的通知》
3、《关于开展我校各校区、校园景观、主干道、主要建筑命名征集活动的通知》
云南财贸学院形象塑造活动领导小组
二〇〇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附件1:
云南财贸学院形象塑造活动方案
为提升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竞争力,进一步创造优美高雅的育人环境,激发广大师生建校爱校热情,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决定开展形象塑造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提炼和张扬学校精神,不断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培植人文精神,凸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宗旨,进一步创造优美高雅的育人环境,增进师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树立学校品牌,展示学校风貌,优质完成迎评促建的各项工作,努力创建优秀财经大学。
二、具体内容
导入企业“CIS”理论,挖掘、提炼学校精神、办学理念,明确师生行为规范,进一步优化学校人文和自然环境,统一学校的视觉识别,显现学校的文化气息和文化积淀。拟从四个方面开展形象塑造活动。
1、理念设计。主要是凝炼学校精神,确定校风、校训、校歌和校园赋。学校形象塑造活动的核心是学校精神的提炼和张扬,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理念和人文科学精神,解决发扬什么传统,倡导什么风气,弘扬什么精神,培养什么人才等问题。基本要求是:准确把握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传承历史,突出特色,前瞻未来。
2、行为设计。通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来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从而使学校的精神、校风、校训等得到体现和印证。制定学校领导干部、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学生等群体的行为操守。基本要求是:突出以师德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完成“三育人”工作目标,使师生员工明确该做什么,怎么做,引导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3、环境设计。进一步对学校各校区、校园景观、主干道路、主要建筑物等进行命名,设定校园雕塑图案,进一步实施校园绿化工程、美化工程。基本要求:凸现学校硬环境的地位和象征意义,挖掘学校文化内涵、文化品味和文化气质,使师生员工在对环境的反复解读和体味中,不断塑造和陶冶自己。
4、视觉设计。确定学校主题标识、代表色、标准字体、校徽、校旗,统一路牌、楼牌、办公用品、名片、纪念品等,形成学校一贯的视觉形象,折射学校的文化气息和文化积淀,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基本要求:以形传神,托物言志,反映学校办学理念的本质内涵。
三、组织领导
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云南财贸学院形象塑造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松林
副组长:施仲军 杨润钧
成员:葛长敏 胡刚 郑丹平 李秋平 张仁福 林浩 李兴华 张文华 张金甫 金国兴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由施仲军兼任办公室主任。分别由胡刚、葛长敏、郑丹平、李秋平作为理念设计、行为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四项内容的负责人,各自组建3—5人工作小组,既相对独立又密切协作配合,完成各项工作。
四、步骤安排
3月底各项目组拟定出具体实施方案,4月份广泛宣传、动员、征集,7月底收集征集意见汇总,8月份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讨论,9月份征询师生员工意见,10月份公开并报校党委审批实施,年底完成各项工作。
云南财贸学院形象塑造活动领导小组
二〇〇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附件2:
关于开展我校各校区、校园景观、主干道、主要建筑物命名征集活动的通知
为推动学校形象塑造活动的实施,进一步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工程,凸现学校硬环境的地位和象征意义,挖掘学校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气质,使师生员工在对环境的反复解读和体味中不断塑造和陶冶自己,学校决定向全校师生员工和各地校友广泛征集我校各校区、校园景观、主干道、主要建筑物的命名。
一、命名要体现我校办学宗旨、办学特色和文化传承,反映我校精神。
二、报送稿件可以是全校各校区、各功能区及校园景观、主干道、主要建筑物的综合命名,也可以是某一校区、某一校园景观、某一主干道和某一单体建筑物的命名。
三、必须对“命名”进行详细解释,阐述“命名”的文化内涵。
四、征集工作自发文之日起至
2005年7月10日止。所有应征材料采用匿名审稿办法审核。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对应征材料进行匿名评审。其结果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公示并上报学校领导审定。
五、评奖办法
1、采用奖:200——2000元。(视稿件涉及范围的大小而定。)
2、入选奖:50——500元。(视稿件涉及范围大小而定。)取采用奖后的前五名。
六、征集对象:全校师生员工及各地校友。
七、云南财贸学院形象塑造环境设计小组组长:郑丹平,成员:金国兴、任秀芹、李华、杨昆丽。
八、“命名”征集办公室设在办公楼604#,联系电话:0871—5192443。
各单位接此通知后请认真组织实施,动员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征集活动。
云南财贸学院形象塑造活动环境设计组
二○○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附件3:
关于开展我校“大学精神”、“校训”、“校歌”“校园赋”征集活动的通知
为推动学校形象塑造活动的实施,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校风和弘扬传统美德,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激励全校师生员工不断焕发精神、与时俱进、刻苦学习、严谨治学、创新进取,学校决定向全校师生员工和各地校友广泛征集“大学精神”、“校训”、“校歌”、“校园赋”。
一、“大学精神”,是反映大学教育的一种信念,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凝聚的一种追求、思维、共知、共识。它需要准确反映我校的办学宗旨,办学发展道路,以及我校的社会作用和地位,并充分体现我校的社会价值判断和文化传承。
“大学精神”要求在12—16字之间,要求字韵上口,概括简约。
二、“校训”是学校为弘扬传统美德,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师生行为,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诫训全校师生而制定的训词。要求高度概括我校的传统精神、文化特色、专业特色和办学宗旨,用4—8个字来表达其深遂的含义。
三、“校歌”是反映学校文化精神面貌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激励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进、勤学开拓、自强不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要求:歌词朗朗上口,积极上进,反映学校特征,传承学校优良办学校风,明确学校“大学精神”。歌曲旋律动听、节奏鲜明、音调高亢激扬,催人奋进,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感染力(可单独报送歌词)。
四、“校园赋” 是反映学校自建校来的历史沿革,阐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高度概括我校的办学特色和社会作用。要求字词句对仗押韵,具有中国传统的赋文特点,又不晦涩拗口,字数在200—300字之间。
五、征集工作自发文之日起至
2005年5月31日止,所有应征材料采用匿名审稿办法审核。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对应征材料进行匿名评审。其结果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公示并上报学校领导审定。
六、“校训”、“大学精神”要求对所撰字、词内涵做明确解释。
七、评奖办法:
1、采用奖:大学精神(3000元);校训(3000元);校歌词曲(5000元),词(3000元);校园赋(5000元)。
2、入选奖:取采用奖后的前八名,每名奖300元。
八、征集对象:全校师生员工及各地校友。
九、云南财贸学院形象塑造活动理念设计小组组长:胡刚,成员:许南垣、方新民、刘玉屏、李品秀、张友双、王敏。
十、“大学精神”、“校训”、“校歌”“校园赋”征集办公室设在教研楼419办公室,联系人:刘玉屏 李品秀 王敏 张友双。电话:0871-5192375。
十一、各单位接此通知后请认真组织实施,动员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征集活动。
云南财贸学院形象塑造活动理念设计组
二〇〇五年三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