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财大

媒体财大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财大 > 正文

    【云南信息报】青春不关乎时间,更是勇气与信念

    发布日期:2013-05-17点击: 发布人:

        “人活着要有信念,信念不等同于梦想,信念是使你能走下去的动力。”

        “在爱情中,你既要尊重自己的本心,也要对自己的感情坦诚”。

        “生活中遇到压力的时候,多和支持自己的人做交流沟通,去除消极思想,留下积极思想,减少平常所接触的事物,尽可能接触正能量和能给你指示的人。”

    ■小记感叹

        《致青春》引发了我们对青春的思考,就如这部电影中所说的,青春是终将逝去的。大学生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从幼稚走向成熟,缅怀青春未尝不可,当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同时,更应该致青春时期的勇气,致充满希望的未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出场专家

        高建昆 云南财经大学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

        李佳峰 云南财经大学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

        日前,赵薇导演的青春题材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自4月26日上映以来,以良好的口碑和题材赢得了广大影迷的青睐,截至本月13日,票房已过6亿。电影高票房的同时,也引来了观影者的热议。微博上,关于《致青春》的讨论有一千多万条,高居话题排行榜前几名。

        在影迷和网友热议这一话题的同时,《致青春》也掀起了一股缅怀青春热。影片中展现了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校园,那时的大学生活充斥着各种反叛,还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和刺激的恋爱,甚至还有学生间贫富差异的生活,以及大学生意外受孕等等灰色故事,这是一部不仅仅是介绍美好时代的电影,更是一部有关展现残酷青春的电影。

    ■媒体声音:

        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也在推介该片:“好像所有人都在寻找青春。在这个功名利禄、房价工资无时不牵绊住手脚的年月里,不妨谈谈青春吧。那是人生的玫瑰,虽注定凋零,却用生命怒放。也是每人必走的一条弯路,乱石垒垒,满途芬芳。其实青春与年龄无关,别总让生活充满伤感。有时,只要勇敢一次,便有青春不腐。”

        青春的那个时期不只有大学,但是在大学校园的那些记忆必须是青春期最灿烂的时光。云南财经大学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高建昆指出,这部影片也引发出了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思考,现在正值大学毕业季,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如何在这个转折点上对自己的爱情、事业做出正确的选择关系重大!相比于电影中主角失败的结局,现实生活中我们更需要青春正能量。本期话题特别邀请了现实生活中的正能量代表,与大学心理老师共同探讨关于现在、未来的错与对。

    ■关于现在

        “青春是有限的,不能在犹豫和观望中度过”

        “青春短暂,现在不疯狂更待何时?”

        正能量代表:赵思 20岁 山东烟台大学财政学院大三学生

        现状:已经大三的赵思每天将自己的大学生活安排的满满的,英语四六级已经通过,除了正常的课业之外目前正在准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和驾照考试,双休日下午到学校附近的餐饮店里兼职服务员,另外在大学期间还学会了高中一直想学却没时间学的吉他,偶尔会跟随乐队在学校演出。

        青春感悟:“我很后悔因为沉迷游戏而影响了高考成绩,所以我知道大学该如何度过才不会在毕业的时候后悔。《致青春》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时光短暂,大学的时光也是非常有限的,在大学我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碌碌无为,这是现在的我对现在的青春最好的致敬。”

        心理评语:“电影中的陈孝正过于专注于自己成才目标忽略了生活中该有的情趣,导致他舍弃爱情出国深造,如果他的大学生活多样化,选择也不会那么狭隘。”云南财经大学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高建昆说:“大学生要有非常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这也是现代大学教育提倡的。不要碌碌无为是这位同学心中持有的信念,人活着要有信念,信念不等同于梦想,信念是使你能走下去的动力。在学习生活中多接触不同的事物,不仅能够提升技能有一技之长,还能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建立人际交往关系,素质、品格也会逐渐成型,可以保证走出大学后有更多的生存发展机会。”

    ■关于爱情

        “爱情就是一条河,我们都是瞎子,谁不是摸着石子过河”

        “生命中很多人注定无法预见。很多人,一旦错过了,就是陌路。”

        正能量代表:杨琳 24岁 云南财经大学毕业生

        现状:毕业一年了,杨琳和她的男朋友在这个城市一起拼搏奋斗着。杨琳是在大二的一次社团活动上认识她的男朋友李廷伟,那时李廷伟已经大四了,一年的校园时光他们选择了在一起。一起自习、吃饭、逛校园,学校无忧无虑的恋爱时光很幸福。男朋友的毕业没有影响到杨琳的爱情,杨琳的加油和支持给了李廷伟动力,而男朋友成熟的关怀也让她熬过了两年的异地恋时光。毕业后的杨琳选择到了李廷伟的城市工作,为结婚和买房一起努力着。

        青春感悟:“大学期间的恋爱的确非常美好,电影中陈孝正不顾郑微的感受选择放弃令我很气愤,而阮莞和赵世永之间的爱情更不可取,因为只有单方面的牺牲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作为恋人,两人的沟通和信任非常重要,爱情也需要互相的用心经营才会长久。”

        专家评语:对于电影中的爱情,云南财经大学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李佳峰老师认为越是年轻爱情越是全部,她说:“在这部电影中,关于爱情最大的亮点就是郑微拒绝再回来的陈孝正。青春时期的初恋,正是因为未完成性才会显得美好,这就是心理上的契可尼效应,一般人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怀念自己初恋的重要原因。在爱情中,你既要尊重自己的本心,也要对自己的感情坦诚,陈孝正并不是只有一个选择,大学毕业的爱情也并不是只有结束一种选择。”

    ■关于事业:

        正能量代表:赵嘉 26岁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毕业生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君三万场”

        “人生真是讽刺,一个人竟然会变成自己曾经最反感的样子”

        现状:赵嘉现在在某外资花卉公司做销售工作,毕业的第一年是在一家小公司拿着3500元一月的工资,但是出于对前途发展的考虑,她放弃高薪选择到一家大型花卉公司工作,现在月薪2000元,虽然有生活的压力,但是她相信自己的能力,目标是成为公司销售总监。

        青春感悟:“我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大学毕业后只能靠自己不懈努力达成目标。走出校园才知道自己的渺小和现实的残酷,我很理解电影中陈孝正的变化,不想变成阿谀奉承的人,但是面对竞争也学会了如何讨领导喜欢,这也未尝不可。适者生存,既然无法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吧。”

        专家评语:人该怎么活着,这部电影给出了不同的人生。是像黎维娟一样用青春换未来?像张开一样甘愿做配角?还是像陈孝正、林静一样事业光鲜有面子?高建昆老师给出了答案,他说:“陈孝正事业上的成功和他心里的自卑感是分不开的,包括电影中其他一些角色,这也是张开为什么聚会时假装大款的原因。人应该怎么活着,我认为是一个不断求证的过程。每个人都有一个选择,这和每个人的经历是有联系的,所以给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想象陈孝正的事业成功源自于他对自己严格的要求,这一点是值得现在年轻人学习的,只有努力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关于未来:

        “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而且一步步打碎我们青春时的梦。”

        正能量代表:罗嘉周 23岁 云南财经大学英语专业大四学生

        现状:6月份就要毕业的罗嘉周没有奔走于人才市场之间,也没有到处投简历忙着找工作,对于他自己的毕业之路,早在大三的时候就已经规划好。罗嘉周已经被四川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录取,一年的考研时间让他沉淀了不少。考研对于他不是为了躲避就业压力,而是对自己未来的全新起航。

        青春感悟:“大学所读的专业不是我所喜欢的,工作是一辈子的事,所以我一定要从事我感兴趣的事业,所以我选择考研作为转折点和起点。对于未来,我认为电影中的一些角色将物质看得太重要了,当我们面对困难和经济压力时,不要把压力放大化,要相信这些问题都会解决掉,包括房子、车子、结婚等等现实问题,我们都会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来,最怕在这种压力下丧失自信心,失掉身份的认同。”

        专家评语:“我们为什么要向青春致敬?反思青春,我们致敬的是那个时候的勇气。”高建昆老师鼓励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一定不要丧失青春时候的勇气,他说:“青春时期有很多思想不成熟,价值观也没有形成,对人生和生活方式逐步探索,都没有定型,都是用自己理想化的方式去尝试,去摸索,毕业生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都无所谓。可是到了中老年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定型了,不想有更多的作为了,认为人生也不过如此,没有更多的想象、创造,这是最可怕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青春时期的敢作敢为,虽然现实有很多压力,比如电影中的就业压力、贫富差距压力、家庭压力等等,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看到这些压力之后失去了勇气。”

    ■关于青春:

        “多年后,感慨青春,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青春何需品味”

        正能量代表:贺翔 28岁 云南警官学院毕业生

        现状:毕业4年的贺翔做过很多不同的工作,汽车销售、电话保险、房产策划等等,四年时间让他成熟不少,现在的他和高中同学合伙开了一家餐厅,生意不算火爆但也不太差,用他的话说就是“不会撑死也不会饿死。”做了那么多工作最后选择创业也是由于大学时候的梦想,扩大规模、连锁、外送,身为老板的贺翔正实现着青春的梦想。

        青春感悟:“我大学学的专业是法律,但是我都没有做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因为年轻气盛的我想跳出条条框框,那时候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当老板。有一段时间很迷茫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一次机会才得以让这个梦想生根发芽。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当时的壮志豪情,虽然很好笑,但是现在的我们缅怀青春的同时更要向未来出发。”

        专家评语:电影的前部分色彩鲜艳,但是从毕业这个分割点之后变得很沉重,现在的毕业生如何调节这段时间的心理落差?“每个人的记忆都会影响将来的选择,是不是我们的记忆当中,只有沉重呢?显然不是,每个人的负担都很重,如果只将现实的沉重放在记忆中是很可怕的。生活中遇到压力的时候,多和支持自己的人做交流沟通,去除消极思想,留下积极思想,减少平常所接触的事物,尽可能接触正能量和能给你指示的人。”高建昆老师说:“留住青春时期的美好,转化成失败和困难面前的一种精神支撑。我们向青春致敬的时候需要一种智慧,用智慧的眼光看待现在的生活重负,积极地去化解,这是向青春致敬最好的结果。”

        转载自《云南信息报》2013年5月16日D02-03版

    链接:news.ynxxb.com/content/2013-5/16/N1063253701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