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云南桥头堡建设,为云南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战略机遇,云南教育的国际化,也必将成为桥头堡建设版图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为此,我们走访了多位来自东南亚及南亚国家的在滇学生,及相关教育界人士,我们期待展现的,不仅是云南教育正在加速的国际化路径,也希望触动一些思考:在这个走出去、请进来的国际化路径中,云南教育如何缔造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学中文改变了前程
黄汝辉(泰国)
留学账单(人民币)
第一年培训费:1.3万元。
两年硕士生: 1.4万/年。
租房:1000多元/月。
生活费:节省哦,每月控制在1000元内。
偶尔旅游:大理、丽江、版纳等。

两年前,黄汝辉在云南师范大学读完了硕士研究生,现在的他,在泰国驻昆总领馆担任商务信息服务中心主任,专门从事泰国与中国之间的商务交流与服务工作。他中文说得异常流利:“我们家是华裔,如果一点中文都不会讲的话,我就算不上称职的华裔。”他笑言,8年前他就下定决心要学好中文,“因为我想成为真正的华裔。” 最初,黄汝辉在泰国找了一家语言培训中心学汉语,他信心满满地要学好中文,“当时周围的人都打击我,说我的英文都不太好,学中文岂不是太难?”那时候,泰国学生都热衷学英文与日语,因为很多人想去欧美和日本留学。但黄汝辉从小就听爷爷奶奶讲故乡——中国汕头的故事。他认为,来中国留学才是最好的选择。很巧,在语言培训中心认识了来自昆明的、正在学习泰语的姐弟俩,黄汝辉与他们成了好朋友,姐弟俩看他学中文入迷,便推荐他到昆明。来到昆明之前,黄汝辉已经在语言培训中心学习了3年中文,但口语不顺畅。在昆明,他参加了一年的培训班,之后考取了云南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黄汝辉说,他毕业后,想回泰国当中文老师,但正逢泰国驻昆总领馆招聘,他被录用。总领事参加外事活动时,他经常成为总领事身边的中文翻译。 “我刚来云南留学时,泰国学生还没有50名。现在,在云南的泰国留学生
可能已经超过2000人。” 黄汝辉感慨。来昆明已经5年了,每年回泰国时,他都发现了一些新变化。“以前小学、中学的国际语言只有英语,现在有的小学开中文课了,连曼谷百货大楼都设有中文培训中心。真好!” 中文也有考级,最高级为11级,如今,黄汝辉已经达到了9级。
把中国货卖到柬埔寨
莫坤发、刘明康、陈福兴(柬埔寨)
留学账单(人民币)
学费:若免费,每年约免1万多元。
生活费: 1000元左右/月。
回家路费:机票往返约2000元,每年两个假期都安排回家,总计约5000元。

李文莲(左上)、叶素贞(左下)、刘明康(右上)和莫坤发(右下) 莫坤发、刘明康、陈福兴,是这三位柬埔寨帅哥的中文名,是云南老师帮他们取的。
2008年,莫坤发从柬埔寨民生中学毕业后,来到云南财经大学求学,之前他的老师告诉他:“在柬埔寨,只会母语找不到好工作。”这句话触动了他。虽然年纪小,莫坤发却有了雄心,“我要学金融,将来进银行业工作。” 柬埔寨的学子,若出国留学,去美国的最多,其次是韩国、中国、越南。莫坤发的表弟、表妹,如今就分别在美国、法国留学。莫坤发选择到中国留学,因为“中国企业与柬埔寨联系很多。” 如今,也有不少中国企业到柬埔寨开公司,在一些柬埔寨年轻人的眼里,这些来自中国的外资公司,工作环境不错,学好中文,就有到这些中国公司工作的机会。此外,中国经济发达,“在这里留学,可以学到金融领域的很多学问”。在昆明,来自柬埔寨的留学生并不多,但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都有他们的身影。受惠于柬埔寨与云南教育的合作,这些留学生们可以或多或少地拿一些政府奖学金。但政府奖学金,不是一申请就能获得的,莫坤发的学习成绩好,因此很开心地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另一位帅哥刘明康也获得了政府奖学金。他同样在云南财大读书,读的是研究生,学的是工商管理。在他看来,“云南财经大学的学历,比柬埔寨一些大学还要硬。” 刘明康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是:“将来毕业后,要来中国买东西到柬埔寨去卖,做好两国之间的贸易。”为此,他和其他柬埔寨留学生一样,学习相当努力,很少外出,但有机会的话,“想去北京,看看长城”。
而陈福兴,这位略带羞涩的柬埔寨男生自2008年来到中国,已在云南财大东盟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习了两年,平日里的他学习努力,“没课的时候我都会在图书馆看看书,或是在宿舍上网”。对于未来,他的规划清晰:毕业后,打算回到柬埔寨的中国公司,发挥自己中文及工商管理专业特长。
回国找份好工作
李文莲(老挝)
留学账单(人民币)
学费:免费(由中国政府提供全额奖学金),每年节省了1.3万元的学费。
生活费: 1400元左右/月。此外,回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喜欢买书:一个月约200元左右。

广西、福建的老挝留学生,可能比云南多。但在云南的老挝留学生,2009年人数也近千名。李文莲穿着一身清清爽爽的运动装,中文流利。不细心的话,很容易将她误认为中国学生。今年,已是这位开朗的老挝女孩来滇的第三年,来自华裔家庭的她,自六岁起便进入寮都公学学汉语。寮都公学,是老挝万象中华理事会属下的一所华文学校,可以从幼儿园读到高中,这样算下来,李文莲已经有了14年的汉语学习经历。李文莲喜欢运动,这使得她结交了一帮关系不错的球友,其中,有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也不乏中国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这位看似大大咧咧的20岁女生有着清晰明确的规划。毕业后,她准备申请在中国继续深造,之后,将根据当初与寮都公学签订的条款,回到母校教授5年的汉语课程。再之后,进入中国在老挝的外资公司?呵呵,不错的就业选择之一。
留在中国不易
叶素贞(越南)
留学账单(人民币)学费:免费(每年免1.8万元)。
生活费: 1000元左右/月。
服装:到学校附近买,比较省钱,偶尔去南屏街买。

在滇的东南亚国家留学生中,来自越南的人数很多,仅排在泰国之后。如果能获得政府奖学金,一年就能免掉1.8万元的学费,4年下来,能省多少钱啊!
叶素贞来昆明已经三年了,刚来时,她只能说一些简单的问候语,如今,已经可以流畅地跟云南人打交道了。有一天,叶素贞还做了一个梦,“梦到我的中文、英文交叉着讲时,一点也不会乱。我高兴得笑醒了!”
这是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叶素贞就容易犯这个错,如果将学英文与学中文同步进行,脑子一定会乱,不知怎样自如地表达。“所以这几年我就专心地学中文了。”
来云南留学,叶素贞是冲着气候来的,“离我家近,气候好,但来了后发现有些干燥,但是慢慢适应了,比越南凉爽多了。我喜欢!” 因为喜欢,她曾经萌生了留下的念头,然而,“我听到同学说,中国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都很难,他们的中文比我好,我就不要在中国争强好胜了,只有回国发挥长处了。”
叶素贞的计划是,毕业后回国再学两年英语,不过,先打算去在越投资的中国公司上班。在她的眼里,中国公司规模大,又气派,值得投入职业激情。记者 吴珊 实习生 张馨月 摄影/记者 段玉良
链接:http://news.yninfo.com/yn/zhxw/201009/t20100919_15976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