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财大

 

【云南网】“新的发展阶段”的内涵和意义

2017-08-28 来源:转载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阮金纯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须深刻把握。

新的发展阶段需要确立新的发展目标

理论引领航向,目标指向未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更加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谈到两者的关系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统一,坚定理想与立足现实的统一,才能集聚一切力量促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正因为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反映人民意愿,回应人民期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发展和确立阶段性的奋斗目标,才产生了强大的团结动员和凝聚力量,使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呢?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的有关论述,具有深刻意蕴。首先,阐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性质、要求和检验标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其次,全面深刻概括了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以后的新目标、新征程、新姿态。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目标,是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梦想与我们党历史使命的继承与发展,反映了人民的意愿,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树起了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

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把握新的阶段性特征

从一定意义上讲,阶段性特征,就是最现实的国情。我们党成立90多年来,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此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接续不断的奋斗史。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我们党都十分重视认识和把握阶段性特征,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胜利奠定基本前提。可见,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阶段性特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立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战略和大政方针的基本前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认识和把握阶段性特征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的有关论述,对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首先,要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深远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其次,越是在决胜阶段和关键时期,越是面对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越要解决好方法论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第三,要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不变”与“变”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三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我们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党从社会性质、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上对中国国情所作出的全局性、总体性、长期性、发展性判断。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重要讲话中,要求全党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又要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勇于推进理论创新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一方面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另一方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历史任务。在理论创新上,习近平总书记紧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理论主题,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推进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了四个根本性问题。一是强调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二是强调了伟大时代对伟大理论的呼唤。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三是回答了理论创新“创什么”的问题。这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要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四是从理论创新原则以及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阐释了理论创新的方法论问题,即创新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这是理论创新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原则。理论创新要着眼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要有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这就是说,理论创新必须立足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着眼时代重大课题,关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回应中国人民重大关切,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本质要求,为体现最大优势、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就,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的有关论述,需要把握几点:一是要深化管党治党重要性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立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得出的必然结论。二是要根据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新要求,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三是要增强危机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果,人民群众给予了很高评价,成绩值得充分肯定,经验值得深入总结。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四是全党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意义深远

回顾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有一条成功的基本经验,那就是适时把握历史变革和时代发展的大势,及时准确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作出准确判断,以抓住基本矛盾,制定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引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创造新辉煌,走向新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中国与世界相联系进行深刻思考和科学把握得出的必然结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这个重大战略判断,是建立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不平凡成就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这个重大判断是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把握。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奠定了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基础,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系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2017-08-25 10:44:00   来源:云南日报

原文链接:http://llw.yunnan.cn/html/2017-08/25/content_4920801_2.htm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