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目标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进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这一新的阶段,中国身处更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将面临更多更具挑战性的重大课题。金融发展水平决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后劲。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金融发展需要在理论上创新,在制度上做好顶层设计。为此,云南财经大学将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在充分利用我校学科与人才优势的基础上,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成立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对当前中国重大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金融发展战略展开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外发出“云财”的声音。
具体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1.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金融制度,融入发展中国家经济现实的金融理论做出贡献;
2.为国家及云南省金融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贡献研究成果,打造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咨询智库;
3.为云南省地方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一流的研究服务和人才培养。
特色
1.聚集国内外力量,围绕国家金融改革开放战略、云南“桥头堡”建设及云南省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通过跨学科、多视角的方法和工具,成为金融科学研究的高端平台。注重金融学的基础理论,推进学科基础建设。
2.强调以现代金融研究理论、方法与沿边金融、人民币周边区域国际化、云南桥头堡建设等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面向未来的金融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
3.以跨学科、多视角、全球化视野的研究,促进经济学、统计学、政治学与金融学等学科的交叉融汇,研究沿边金融、人民币国际化和区域金融合作的可行路径,把握未来趋势。
近期工作计划
1.围绕中国的金融发展战略(特别是对外发展战略)和云南省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等内容,确定一批研究项目。
2.以所确定的研究项目为背景,寻求相关支持,如申请云南省和国家社科基金及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等的立项资助等。
3.构建具有金融部门的中国宏观计量模型,用于预测和分析中国的宏观和金融形势,分析中国的宏观和金融政策。模型构建后将定期对外发布预测和分析结果,并研讨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使之成为未来研究院的一个重要支撑和特色品牌。
4.建立和维护研究院网站,使之成为金融研究院的另一个重要品牌。
5.寻找和依托某出版社,定期(如丛书或以书代刊的形式)出版研究院的研究报告,使之成为研究院的第三个重要品牌。此外,研究院也将以“工作论文”和“工作简报”的形式及时将研究院的活动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汇报。
6.着手招聘新的常驻研究人员(新毕业的博士)。目前研究院已有3名研究员,计划今年再招聘4-5名,使专职研究人员达到7-8名。
7.筹备系列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以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和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等为主要内容,争取在三年内举办8-10次。
8.建设金融学科数据库,为金融研究提供数据、计算服务。
组织与管理
金融研究院属校级直属科研院所,正处级单位。研究院的研究队伍由常驻研究人员和非常驻研究人员组成。其中,5-10名(近期目标为5名)常驻研究人员具有学校固定编制。非常驻研究人员则以项目为导向,由博士后和兼职研究员组成。除配备必要的研究人员,学校配备2名具有固定编制的科研和行政秘书。
金融研究院将设顾问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全面指导研究院的研究工作。其中,顾问委员会为研究院在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项目上进行指导和支持,并为研究院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帮助。学术委员会将由国内外著名学者组成,指导和评估研究院的日常学术研究。
院务会
院长、院务委员会主任:龚刚 教授
院务委员会执行主任:胡列曲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