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成立背景
学院简介
学院宗旨
发展目标
学术委员会
管理团队
机构设置
信息动态
学院动态
媒体关注
金融大讲坛
经济与金融信息
通知公告
研究团队
研究人员一览
专职研究人员
兼职研究人员
科研成果
著作
论文
研究报告
金融研究要报
科研获奖
咨询服务
咨询动态
政府咨询项目
金融机构咨询项目
企业咨询项目
人才培养
金融学博士
学术硕士
金融MBA
在职培训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交流
学术资源
学术链接
资源下载
首页
»
信息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新常态下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12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更多
2015年10月3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和云南财经大学主办、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承办的《新常态下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大楼成功举行。
对外经济战略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经济战略至少包括三个层次:1)对外贸易战略;2)对外货币战略;3)对外投资战略。在对外贸易战略上,中国采取的是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战略,即以追求出口和贸易顺差为主要目标。在对外货币战略上,中国采取的是弱势货币战略,即以保护本国经济和金融安全为目的,以资本市场不开放、货币贬值、固定汇率制度和不追求人民币国际化等为主要特征。在对外投资战略上,中国则采取的是鼓励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一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应该与该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过去30多年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基点是:利用外部需求因素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以消化国内过剩劳动力。今天,中国已进入新常态,已经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讨论新常态下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调整和转型,及其与“一路一带”建设的协同推进,设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云南财经大学副校长周跃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社部副主任许健康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卜永祥分别主持了上下午的研讨。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斌、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鞠建东、南开大学战略发展部副部长《南开经济研究》主编李坤望、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洪俊杰、浙江工业大学高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昆亭、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杨汝岱和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金融研究院院长龚刚分别在会上做主旨发言。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研究主任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万广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处长谢怀筑、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主任刘霞辉、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梁华等则对会议提交的论文进行了点评。最后,在万广华教授主持下,会议进行了开放式讨论,并由王利民副总编辑和卜永祥副所长进行了总结。
会议组织者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龚刚教授在主旨发言中指出:新常态意味着常态下中国已不再是一个“需求决定型经济”,而是“供给决定型经济”。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也应逐渐放弃追求出口和贸易顺差,转向针对发达国家追求贸易平衡,针对周边发展中国家追求进口和贸易逆差,并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对外货币战略和“一带一路”下的对外投资战略相协调。龚刚教授同时指出:云南等沿边省份在中国近期的对外经济战略转型中将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特别是云南省地处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前沿,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域。南亚、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在发展水平上它们落后于中国,从而有可能与中国存在极大的互补性。因此,云南省必然是中国对外经济战略转型重要的桥头堡和实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