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市场经济的魅力到底何在?——上百年的曲解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4-10-17
 

市场经济的魅力到底何在?——上百年的曲解
作 者: 龚刚
发布日期: 2014年08月

 

相信大多数经济学人都会认为: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更有魅力。然而,市场经济的魅力到底何在?相信绝大多数的经济学人又会一口同声:“那只看不见的手!”

是的,这是经济学教科书教给我们的标准答案,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至理名言,是经济学教授们在课堂上对学生们的津津乐道。

然而,我想说:“错了!全错了!那只手根本就不存在!”(见上一篇博文:《经济学中有一只手》)。于是,我遭遇了群起之攻。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我群起而攻之的经济学人中,承认市场为非完全竞争市场的人也大有人在,然而,在他们看来,那只“手”代表的是一种理念,你否论它,就否认了市场经济。由此可见,那只“手”是如何地深入人心,如何地散发着光环,如何地具有魔力。

然而,追根溯源,那只看不见的手来源于亚当·斯密为我们所设想的,又经WalrasArrowDebrue等为我们所构建的完全竞争市场下的那一幕美景。如果您承认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完全竞争市场,那么,那只“手”就失去了其存在的逻辑。如果人们对市场经济的理念(或信仰)来自于一只根本就不存在的“手”,那不能不说是经济学的一大笑话。

然而,否认那只“手”,并不意味着我否认市场经济的魅力。但我坚信市场经济的魅力绝不是因为那只“手”。同时,市场经济的魅力也并不来自于现实中非完全竞争市场下价格的协调机制(pricing mechanism)或资源的分配机制(distribution mechanism)。事实上,就这一机制而言,市场常常会失灵,由此而带来无休无止的波动、萧条、危机和高通膨等,最后,不得不由政府出面干预,收拾残局(关于非完全竞争市场下价格对资源的协调功效,以后会作更多的讨论)。如果那只“手”确实存在,确实如亚当·斯密所想象的那样,确实如WalrasArrowDebrue等在其高深和复杂的数学模型中所证明的那样,确实如经济学教科书所精心描述的那样——如此地具有魔力,那么政府的干预无疑是多余的。但现实中,我们所看到是:没有一个市场经济国家能够离开政府的干预。

尽管价格的协调机制经常会使市场失灵,经管价格的协调机制经常会使市场出现波动、萧条、危机和高通膨等,但我仍然赞美市场,因为市场确实具有魅力!然而,我还是要不厌其烦地强调:市场的魅力不在于那只看不见的手——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那只“手”;也不在于现实市场中价格的协调机制。实际上,市场的魅力就是市场所具有的激励机制(incentive mechanism)。

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无疑是一种更为高效的激励机制。我赞美市场,因为市场为我们提供了机会,调动了我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市场让我们更加勤奋,让我们更加富有创造力。我赞美市场,因为市场使个人更具活力,而不是沦为工具;它使企业更勇于创新,而不是完成计划的单位;它使技术更容易进步,生产力更容易提高。我赞美市场,凯恩斯和熊皮特等许多经济学家们也赞美市场。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不断地朝着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当然,中国过去三十多年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市场,离不开市场给与我们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