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关注 » 正文

香港文汇报:开放十姿 再迈征途新步伐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11


2012年,「开放」的每一个鼓点都成为云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词。高层频对话、滇港共推介、管道贯滇缅、巡逻护澜湄,对外合作进入大项目新阶段;航空连亚洲、铁路接东盟,大通道使中国与印度洋距离实现新突破;南博落云南、金融聚昆明、产业会滇中,云南正成为南亚、东南亚多个领域的新中心。而这一切,都与「桥头堡」战略紧密相关。2012年,「桥头堡」总体规划获批,使云南在对外开放的征途中步伐更新、步调更稳。 
回望2012年,香港文汇报盘点了云南「对外开放」十大事件,它们分别是:
1.「桥头堡」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
2012年10月底,《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体规划(2011—2020年)》获国务院批准并正式发布,「桥头堡」战略框架更加明晰,机制更加健全。
《总体规划》的第一个关键词是「阶段」。2011—2015年被规划为「第一阶段」,将加强通道路网、通关便利、综合口岸、中缅油气管道、国际物流体系的建设;2016—2020年为「第二阶段」,对内对外运输网络体系、石油、化工天然气、新能源、特色农业、矿产加工、生物制药、旅游文化和金融交通运输业都将初具规模。
第二个关键词是「突破」。在「桥头堡」战略中,国际大信道,进出口加工基地,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孟中印缅合作机制建设等将成为突破重点。
第三个关键词是「重点产业」。基于云南自身优势特色,可再生能源、矿产资源精加工、生物产业、旅游业被列为「桥头堡」战略的重点产业。
2. 省长率团出访大湄公河次区域5国
2012年3月25日,云南省省长李纪恒率云南代表团开启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友好之旅。
13天的时间,代表团访问了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5个国家,拜会了17位国家领导人,会见了50多位省部级官员和部分知名商会负责人、企业家,签约项目总数达104个,涉及资金41.64亿美元。
高层对话为「对外开放」准确定调,高层访问让对外合作切实落地。本次访问实现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服务桥头堡建设、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有力地推动了云南与东南亚合作迈上新台阶。
3. 中国—南亚博览会落户云南
2012年11月,作为中国与南亚唯一的国家层面的经贸交流和对话平台,中国—南亚博览会正式落户云南。南博会的前身为南亚国家商品展,此前已举办五届,升级为南博会后,计划每年在云南举办一届。
云南省社科院南亚所所长陈利君认为:「南博会在昆明举办,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实施面向印度洋的开放,有利于推进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友好往来,有利于开拓南亚市场,有利于推进第三亚欧大陆桥西南国际通道的建设。
4. 中缅(滇缅)合作进入大项目启动阶段
中缅友好被亲切地称作「胞波情谊」,有着天时地利的优势。2012年,滇缅合作更是进入大项目启动阶段,中缅天然气管道云南支线及城市燃气项目在安宁市开工。中缅油气管道共投资25亿美元,竣工后每年可向中国输送2200万吨石油和12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是中国构建的穿过缅甸的大规模能源生命线,这将对保障中国21世纪能源安全起到重要作用。」美国媒体这样评价。同时,滇缅双方高层互访和民间交往频繁,在经贸、文化、教育等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将适时举办「滇缅合作论坛」,在完善合作机制、推动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深化农业领域合作、推进互联互通建设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
5. 中印(滇印)长期稳定合作机制呼之欲出
随着「桥头堡」战略的实施,2012年,中印双方高层交流不断增强,民间交往不断拓展。2012年11月20日,云南省与印度西孟加拉国国邦经济合作论坛(K2K合作论坛)第八次会议在昆明召开。2012年2月18日,孟中印缅地区合作论坛第十次会议在印度西孟邦首府加尔各答开幕,在孟中印缅合作机制的基础上,滇印双方长期稳定合作机制呼之欲出。
6. 昆明启动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
「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是「桥头堡」战略对昆明的定位。2012年11月4日,《关于加快推进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正式出炉,昆明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大幕开启。
意见指出,将昆明打造成为集金融管理、金融创新、产品研发、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功能为一体的金融产业中心园区;将瑞丽建设成与昆明相呼应的次区域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完善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结算,搭建多边、多层次人民币结算渠道和银行间清算机制;鼓励外资银行「走进来」,鼓励云南银行「走出去」。
云南财经大学教授胡列曲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日益成为现代经济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力。昆明区域金融中心是加快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龙头、民族文化强省的枢纽、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桥头堡的灵魂和核心。」
7. 滇中产业新区将成为云南大发展的坚实后盾
2012年,省政府出台滇中产业新区调研报告,成立规划小组。按照规划,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个城市将加快同城化建设,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和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将逐步打造,成为云南大开放大发展坚实后盾。滇中产业新区将同时并重产业外向型开放和内向型引进,通过对农产品深加工、金融融资、IT业等产业的开放和央企国企的引进,发展特色经济,努力成为国家重点产业新区。
8. 长水机场开航运营
长水机场是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第四大国家门户枢纽机场,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连接欧亚的重要枢纽。长水机场成为云南百年来投资规模最大、建设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民航工程。
2012年6月28日8时10分,随着东方航空MU5939次班机离开跑道起飞,长水机场开航运营,中国—印度洋大通道新篇章正式开启。「云南利用这个中国第四大的国际枢纽机场,将出口加工区与空港经济区联系在一起,可以发展空港经济,同时争取国家政策,争取免签政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成为真正沟通三亚的『空中』枢纽,能够通过昆明进入更多的国家。」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陈铁军认为。
9. 滇港经济合作交流活动持续升温
2012年,是香港回归十五周年,也是云南「桥头堡」建设关键之年。滇港合作持续升温。2012年7月10日,云南.香港投资合作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在香港举行。云南省省长李纪恒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从共同开拓市场、拓展产业合作空间、加强金融合作、加强会展合作四个方面对滇港合作提出建议。本次推介会共签订合作项目101个,签约总额达2661亿港元。
10. 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成果显着
2012年5月,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启动一周年。一年来,瑞丽对外发展建设成果显着。
2012年昆交会上,瑞丽签下意向投资协议超过300亿元,实际投资达160余亿元。瑞丽口岸各项指标呈两位数增长态势,占全省对缅贸易60%的瑞丽口岸,继续领跑中缅贸易。龙瑞高速公路、中缅油气管道、大瑞铁路德宏段建设全面推进。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瑞丽已成为云南开放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更成为中国延边对外开放的卓越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