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专业简介
西方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主要研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流行的经济理论以及根据这些理论制定的经济政策。本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跟踪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动态并进行理论创新,从中精炼出适合解释中国经济现象的理论模型并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和学习西方经济学,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专业现设两个研究方向:(1)微观经济理论及政策;(2)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
本专业目前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4人,经济学博士7人,主要来自于国内著名重点大学。从2000年到现在已经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国家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与省部级项目20余项。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经济管理科学中的基础理论研究人才,要求系统掌握中高级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模型;熟悉西方经济学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发展趋势,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前沿;熟悉并能正确评价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的理论和政策;了解中国与世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史和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要求具有扎实的数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的基础,能够运用现代数学工具以及统计方法对经济问题进行描述和定量分析。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能进行对外学术交流。
三、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学位课门数
|
开课部门
|
公
共
课
|
必修课
3门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1
|
马克思院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18
|
|
英语
|
3
|
108
|
1
|
大外部
|
选修课
|
6门
|
6
|
108
|
|
课程归属部门
|
专
业
课
|
学科
基础课
3门
|
中级微观经济学
|
4
|
72
|
1
|
财经院
|
中级宏观经济学
|
4
|
72
|
1
|
中级计量经济学
|
4
|
72
|
1
|
统数院
|
专业
理论课
3门
|
高级微观经济学
|
2
|
36
|
1
|
金融研究院
|
高级宏观经济学
|
2
|
36
|
1
|
数量经济学
|
2
|
36
|
|
专题课
|
西方经济史专题
|
2
|
36
|
|
金融研究院
|
中国经济问题研究
|
发展经济学专题
|
现代西方经济流派专题
|
西方经济思想史研究
|
公共经济学专题
|
劳动经济学专题
|
货币金融理论专题
|
高级微观经济学专题
|
高级宏观经济学专题
|
|
|
实践
|
2
|
36
|
|
金融研究院
|
科研
|
2
|
|
|
学位论文
|
3
|
|
|
合计
|
X≥39
|
≥666
|
7
|
|
四、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授课学期及周课时
|
学分
|
学时
|
学位课
|
1
|
2
|
3
|
4
|
5
|
6
|
公
共
课
|
必修课
3门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
|
|
|
|
2
|
36
|
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
2
|
|
|
|
|
1
|
18
|
|
英语
|
3
|
3
|
|
|
|
|
3
|
108
|
1
|
选修课
|
6门
|
|
|
|
|
|
|
6
|
108
|
|
专
业
课
|
学科
基础课
3门
|
中级微观经济学
|
4
|
|
|
|
|
|
4
|
72
|
1
|
中级宏观经济学
|
|
4
|
|
|
|
|
4
|
72
|
1
|
中级计量经济学
|
|
4
|
|
|
|
|
4
|
72
|
1
|
专业
理论课
3门
|
高级微观经济学
|
|
|
2
|
|
|
|
2
|
36
|
1
|
高级宏观经济学
|
|
|
|
2
|
|
|
2
|
36
|
1
|
数量经济学
|
|
2
|
|
|
|
|
2
|
36
|
|
专题课
|
西方经济史专题
|
3
|
|
|
|
|
|
2
|
36
|
|
中国经济问题研究
|
|
|
|
3
|
|
|
发展经济学专题
|
|
|
3
|
|
|
|
现代西方经济流派专题
|
|
3
|
|
|
|
|
西方经济思想史研究
|
|
|
|
3
|
|
|
公共经济学专题
|
|
3
|
|
|
|
|
劳动经济学专题
|
|
|
|
3
|
|
|
货币金融理论专题
|
|
3
|
|
|
|
|
高级微观经济学专题
|
|
|
3
|
|
|
|
高级宏观经济学专题
|
|
|
|
3
|
|
|
|
|
|
|
|
|
|
|
|
|
|
|
|
|
实践
|
|
2
|
36
|
|
科研
|
|
2
|
|
|
学位论文
|
|
3
|
|
|
五、西方经济学专业必读文献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阿瑟·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J].载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编: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八辑)[100].商务印书馆,1984.
[3]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契约与市场契约[M].商务印书馆,2002.
[4]布赖恩×斯诺登,霍华德×文,彼得×温纳齐克.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比较研究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7.
[6]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 [M].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M].第六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 .上海三联书店,1995.
[9]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M].商务印书馆,1999.
[10]杰弗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1]罗纳德·H·科斯.企业的性质 [M].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罗纳德·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M].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3]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 [M].第三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4]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与社会体制比较.2002( 2):1-12。
[15]施蒂格勒.价格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6]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2(5):113-125.
[17]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8]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9]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20]龚刚. 宏观经济学¾中国经济的视角(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外文文献:
[1]N.Gregory Mankiw. 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上下册).South-Western,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International ed of 5th revised ed.
[2]Macroeconomics(Seventh Edition) Rudiger Dornbush etc.
[3]Romer D.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 4th Revised edition ,2011.
[4]Sargent T.J. MacroeconomicTheory.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5]Sargent T.J. DynamicMacroeconomic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6]J.B. Taylor & M. Woodford. Handbookof Macroeconomics (Volume1A1B 1C) .North-Holland,1999.
[7]J.B. Taylor & M. Woodford. Handbookof Macroeconomics (Volume1A1B 1C) .North-Holland,1999.
[8]Varian H.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A Modern Approach. W W Norton; 8th International student edition ,2010.
[9]Mas-colell A.Whinston M.D.&Green J.R. Microeconomic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5.
[10]Gujarati D.N. Basic Econometrics . 第1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11]Willian H. Greene . Econometric Analysis (Fourth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