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2日,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邹至庄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承办的“2017政治经济学高端论坛”在厦大经济学科举行。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约翰.罗默(John Roemer)教授、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大西広(Hiroshi Onishi)教授、清华大学的陆毅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马光荣副教授、中山大学的徐现祥教授、厦门大学洪永淼教授等近百所知名高校的百三十余名相关研究人员参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创新”主题进行成果分享和思想探讨。
我院院长、首席教授龚刚受邀参加了本届论坛,并做“新政治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与当代中国经济”的主题演讲。龚刚教授指出,新古典经济学在方法论上的逻辑思维和自然科学极为相似,信奉某种理念——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试图通过构建一个“经济社会”来进行论证。这样一个经济社会最终被阿罗和德布卢(当然之前还有瓦尔拉斯等人的贡献)构建了出来,被称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为经济学的研究决定了所谓的学术规范。但完全竞争市场同时需要满足六大假设,在现实中很难一一满足,因此经济学家微观基础的研究,这也正是经济学研究的魅力所在。
龚刚教授表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三个部分构成: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伦理学说,如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等,其目的是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解说,包括生产价格理论、两部门理论、资本主义危机理论等;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对社会发展和动态演变过程的解说,揭示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龚教授指出,我们应以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完善和发展传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才能与国际学术接轨。
龚刚教授还分析了新结构经济学,他引用了林毅夫教授的定义“新结构经济学从每一个时点给定、随着时间可变化的要素禀赋及其结构作为切入点,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技术、基础设施、制度等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其变迁的原因”。他指出“新结构经济学”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假定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例如强调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等,这一方法也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以及政府方面的认可。
最后龚刚教授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简单介绍了当代中国经济,将发展中国家走出“贫困陷阱”后向发达国家的发展分成如下两个阶段,通过模型构建及模拟,发现当前中国经济已经或即将步入第二阶段,这就是习近平同志所提出的“新常态”。这意味着中国已不再是一个“需求决定型经济”,而是“供给决定型经济”。
(金融研究院 田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