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以“攻坚最后一公里”为主题,在为期3天的日程中,国内外知名研究及实践机构的负责人、学者和专家代表围绕“数字微贷:创新与规范”“乡村金融与乡村振兴”“扶贫的金融方案”“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和教育”四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促进中国普惠金融的创新与发展。我院教授龙超受邀参加本次论坛,并在“乡村金融与乡村振兴专题讨论会”上,发表“县级农商行模式改革适合西部落后经济地区吗?”的演讲。
龙超教授认为,在西部落后经济地区,县级农信社产普遍存在资产规模不足、人才匮乏的实际情况,自上而下的“一刀切”的商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要求可能是不适应的。而以州市为范围建立法人,把县和乡作为他的一级支行和二级支行, 一方面把各个县区的资产统筹到一块,可以增加净资本,抗风险能力也会大大增强,另一方面,进入一些业务领域的监管的门槛指标也能达到,管理上的效能也会有所提升,处理一些问题的能力也会提升。
但是,以州市为单位建立独立的农商行,需要一些条件配合。就此,龙超教授认为,如何有效扩大股本来源渠道是重中之重,而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和社会资本入股农信社,不仅可以有效扩大农信社的股本,而且以资本为纽带的管理,可以淡化省联社作为省政府的行政管理的主体的职能,这也有利于农商行的市场化改革。其中的改革改制的具体措施,需要进一步探讨。
(金融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