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传媒学院硕士指导教师信息汇总

发布时间:2017-10-08

 


陈刚,男,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云南财经大学应用人类学特聘教授。

1983年7月兰州大学外语系本科毕业;

1993年8月获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人类学硕士学位;

2000年6月获俄亥俄州立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

2000年5月~2004年8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人类营养学系博士后。

先后担任西安交通大学讲师、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行政助理 、俄亥俄州立大学人类学系助教、俄亥俄大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系客座教授等职。2007年10月回国,应聘为云南财经大学应用人类学首席教授,负责组建跨学科的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在美期间, 参与并共同主持了美国农业部资助的三个跨学科、跨州的食品安全研究项目。回国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或编著8部。现为中国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理事。

研究方向:应用人类学(发展人类学、旅游人类学、工商人类学、饮食文化与食品安全)


研究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云南家庭食品安全卫生行为与教

育研究”(81260428)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与民

族关系互动研究—以川滇泸沽湖地区为例”(08XMZ027)。


代表性成果:

1. 西方应用人类学最新发展述评, 《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

2. 多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当地族群关系的影响—以川滇泸沽湖地区为例,《旅游学刊》, 2012年第5期。

3.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家庭食品安全问题研究,《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6期。

4. 发展人类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 《旅游学刊》,2017年2期。

5.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in Southeast Asia: a

Case Study in Business Anthropology.《The Anthropologist》, 2016年12月。

6. 《Can China Rule the New World?》, Seattle: North American Press,2018出版。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独立性强,自信,自爱,勤奋。

希望指导的研究生:文化管理

 

 

                      姓名:李文睿       性别:男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723
   
毕业院校:厦门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
   
籍贯:浙江宁波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中国人类学学会理事
   
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副教授 , 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理事, 1996-2008年在厦门大学人类学所工作,2006年博士学位毕业于厦门大学, 2009年到云南财经大学任教。近年来主要从事经济、医学、生态人类学和应用人类学的相关专题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副主编出版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部,参与出版专著1,主持或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研课题3项。
   
教育经历
    1. 2000/09-2007/06,
厦门大学, 历史系,历史学,博士 
    2. 1992/09-1995/07,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法学
    3. 1988/09 -1992/07,
厦门大学, 人类学系,学士
   
工作经历:
    1. 2010/01-
至今,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 ,副教授
    2. 1996-2009/02,
厦门大学, 人类学系, 讲师 
    3. 1995/07-1996/12,
云南大学, 社会学系, 助教
   
参加和主持的研究课题:
    1.
云南省社科规划项目,YB2013051,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整村推进专项扶贫政策执行的有效性研究, 2013/06-2016/04, 3万元, 主持,已结题.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区项目, 81260428,云南家庭食品安全卫生行为与教育研究, 2013/01-2016/12,49万元, 在研,参与(第四参与人).
    3.
云南省社科规划项目 YB2009027,少数民族贫困县的贫困与反贫困的调查与评估-丽江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例, 2010/01-2012/12, 3万元, 主持,已结题
    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XMZ027,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与  民族关系互动研究——以川滇泸沽湖地区为例,2009/12-2012/01,10万元,已结题,参与(第一参与人).
    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01CZJ002)闽台宗教的世俗化和非世俗,2001/09-2004/06, 7万元, 主持,已结题.

 

 


 一、  个人简介
    唐嘉庚,男,1964年生,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
    二、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媒介经营管理、网络传播管理。先后发表了三十余篇专业论文,出版个人专著一部,主编的《服务营销学》为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副主编教材三部,主持或参与过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目前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04年获得省级教研成果二等奖一项。
    三、教学与社会服务 
    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过市场营销学、服务营销学、推销学、网络传播、整合营销传播等课程,多次获校优秀教师和课堂教学优秀教师称号。
   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和营销实践经验,曾先后担任多家企业的管理顾问或营销顾问,为国内外数十家大中型企业/机构提供过管理咨询服务和业务培训服务。
    四、社会兼职
    目前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高等学校新闻传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文化产业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市场学会理事,云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云南省新闻学会理事。
    五、代表性成果
    1、互动性对B2C环境下信任及购买行为倾向的影响[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6
    2、服务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
    3、基于回归分析的中国电影票房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商论, 2012:(8)
    4、基于快速成型的产品创新知识供应链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3)
    5、团购电子商务模式案例解析[J].商业时代,2006年第30期
    6、复杂购买决策产品的二种电子商务模式比较[J].市场营销导刊,2006年第3期
    7、中国网络游戏玩家关键驱动因素研究[J].市场营销导刊,2005年第2期
    8、“互动娱乐”缔造新兴产业王国[J].财经界,2005年第3期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希望指导的研究生: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陈明昆,男,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党委书记;
    职称:主任编辑(副高);
    199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职业经历:1998年7月至2011年6月在新华社云南分社工作,先后从事记者和编辑工作,历任经济部主任和手机媒体编辑部主任等职,2009年被评为主任编辑(副高),多篇新闻作品获新华社奖励和云南省新闻奖一等奖,曾被评为“云南省新闻界有突出贡献个人”。2011年6月至今在云南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主要负责学校内宣和外宣工作。
    研究方向:媒体采写实务。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有较强文字功底,有悟性,肯钻研。
    希望指导的研究生: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杨青山,男,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新闻系主任,曾入选中宣部、教育部“双千计划”,任《春城晚报》副总编辑(挂职)。工作以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出版著作2部,参编著作10部,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曾获得云南财经大学优秀教师、云南财经大学课堂教学优秀教师、云南财经大学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云南省第二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七届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云南省2014-2015诤言奖、云南财经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财经新闻理论与实务、媒体融合与发展

主要研究成果:

(一)著作

1.一本书学会新闻采访》(第一作者),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11

2.新闻史论(第一作者)科学出版社2015.08

3.中国传媒融合创新报告2019-2020(参编),中国书籍出版社,2020.06

4.《中国传媒融合创新报告2018-2019(参编),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06

5.20172018中国报业融合创新研究报告》(参编),中国书籍出版社,2018.05

6.20152016中国传媒融合创新报告(参编),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04

7.20122013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参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12

(二)论文

1.成都传媒集团平台融合创新探析,《传媒》,2018.04

2.中国国家地理平台融合创新实践,《中国传媒科技》,2017.09

3.升传统主流媒体对在校大学生影响力的路径研究——以昆明地区为例,《传媒》,2017.05

4.中国出版业发展现状、趋势与投资机会,《中国出版》,2016.09

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机出版传播路径探析,《传媒》,2016.08

6.自媒体女性节目营销策略研究——以《彬彬有理》为例,《传媒》,2016.04

7.新媒体背景下传媒业跨媒体协同创新趋势研究,《编辑学刊》,2015.07

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价值分析,《传媒》,2014.06

9.我国大众传媒影响力研究的文献综述,《东南传播》,2014.03

10.云南省高层次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路径研究,《今传媒》,2014.07

11.刻板印象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以新浪网中富二代形象为例,《传播与版权》,2013.10

12.地方党报对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以《丽江日报》和《大理日报》为例,《中文信息》,2013.05

13.都市报经济新闻评论特点及策略研究——以《春城晚报》为例,《时代报告》,2012.08

14.主流报纸对贫困大学生报道的影响力研究,《新闻世界》,2012.10

15.“财经新闻专业应走特色发展之路,《中国电力教育》,2011.06

16.论财经新闻报道的党性原则,《新闻世界》,2011.07

17.云南大众传媒资源分布状况及其特点,《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5

18.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及其产业特点分析,《当代旅游》,2010.03

19.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状况研究综述,《科教文汇》,2009.11

20.构建娱乐新闻传播的新空间,《安徽文学》,2009.01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谦谦君子,敏而好学。

希望指导的研究生: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李晶,女,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硕士。研究领域:广告及传播效果,传播学研究方法;主要课程:广告受众研究、广告效果研究、传媒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统计与数据分析。

代表性成果

1.广告效果测评理论与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9(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

2. 欧美视域下旗帜广告效果研究,现代广告(理论版),2011.12

3. 网络公共舆论危机的形成与应对策略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5

4.社会营销视野下的艾滋病防治海报相关特征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10.12

5.19852009年间云南媒体艾滋病议题构建的演变趋向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12.6

6.主持完成2010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公益广告传播效果研究 ——以艾滋病防治广告为例

7.参与完成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三江流域傈僳族民歌传承的比较研究(排名第三)

8. 参与完成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新闻传媒与构建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研究——基于媒介素养和“知沟”假设研究(排名第二)

9.参与完成2009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舆论影响下的政府形象管理研究——基于舆论危机的视角(排名第二)

 


    李晓霞,女,云南财经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新闻学专业,2004年获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2003年进入云南财经大学工作,长期承担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先后参与文化管理、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申报工作,熟悉新闻业的发展状况,与中央驻滇及云南本土新闻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曾任《云南财经大学报》主编,现为“云南新闻奖”“云南报业新闻奖”评审专家、国家商务部海外商务官员培训基地跨文化交流课程主讲教师、云南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员、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审读专家。

    主要承担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新闻策划》及《财经新闻理论与实务》的课程教学工作。

研究方向:新闻实务、舆情管理及应对、健康传播。

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

一、课题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项目《云南与周边国家媒体联合协作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YB2014091。

二、论文

1.《云南民族广播国家认同的建构与表达》载2017年第11期《中国广播》

2.《“一带一路”战略与云南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载2015年第3期《思想战线》

3.《云南与周边国家媒体开展联合协作的问题与可能性》载2015年第3期《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4.《文化走出去与云南少数民族语新闻媒介的跨境传播》载《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2年媒体卷)》 2013年6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5.《政务微博信息发布与传统媒体影响力的扩散》载2012年第2期《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6.《地区性外宣媒体开展跨文化传播的逻辑困境与本土化策略》载2012年第5期《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三、图书

《失去的不只是健康-烟草受害者实录》2013年4月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严谨务实,踏实勤奋,有创意,敢担当,最好有新闻实践经历。
 希望指导的研究生: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毕秋敏,女,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传播学硕士,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媒体与新闻学院访问学者(2016)。开设研究生课程《数据新闻学》。

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数据新闻

代表性科研成果(第一作者)有:

 1、专著:

 《网络书店经营管理》,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

 2、主要论文: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纸质出版立体化》,《出版发行研究》(CSSCI)2014(2),人大复印资料《出版业》2014(5)全文转载

 《移动阅读新模式:基于兴趣与社交的社会化阅读》,《出版发行研究》(CSSCI)2013(4)

 《从媒体融合奖看中国新闻生产的变与不变》,《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

 《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新媒体时代民族出版数字化探究》,《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3、科研项目:

 主持2014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微博用户影响力模型研究”(已结题);

 主持2013年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大学生手机阅读的使用与满足研究”(已结题);

 主要实践指导:

 主要实践指导:

 指导本科、研究生短视频、数字期刊、H5移动交互、融合新闻(网页)等新媒体作品创作实践。其中,指导研究生作品《数说城市病:巨型城市不可言说的痛》获2019年第四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三等奖,《7.4秒一次的家暴上演现实世界的恐怖电影》获2020年第五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二等奖,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本科、研究生短视频、H5移动交互、影视广告、文案作品在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中多次获奖,本人多次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创新意识,实干精神

 希望指导的研究生: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任秀芹,女,传媒学院广告系,教授。1984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7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获研究生学历。2001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及传媒理论。云南省第九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云南省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曾荣获云南地矿奖教基金“优秀教学奖”、“红云园丁奖”、 云南财经大学“十大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文化传播;传媒理论。
    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
    1、课题:
   (1)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实践绿色发展道路的云南经验研究报告》(结题号:2016388)。
   (2)云南省科学研究基金课题:《云南绿色经济大省迈向绿色经济强省的中介环节研究》(验字【2011】512号)。
   (3)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云南绿色经济强省建设的隐忧:水问题与水伦理的对策研究》(验字【2014】382号)。
    2、论文:
   (1)《健康传播机制的构建:基于昆明“血荒”现象的调查》,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4)。
   (2)《手机媒体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经济版),2011(2)。
   (3)《绿色经济发展之昆明经验聚成探析》,《经济研究导刊》,2016(11)。
   (4)《试论网络精确广告的表现形态及传播效应》,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7(2)。
    3、教材:
    《应用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8 
    4、科研获奖:
    荣获2008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贰等奖。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希望指导的研究生: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楼艺婵,女,传媒学院新闻系教师,副教授。在“新闻与传播”方向取得学士、硕士学位,在“文化产业”方向取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传播、跨文化传播与文化品牌研究。
教学业绩突出,获云南省高等学校卓越青年教师称号,先后获得“红云园丁奖”、“云南财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演示课一等奖”、“云南财经大学教学之星”等教学奖励21项。14次获得云南财经大学“课堂教学优秀”教师称号;开设研究生课程两门:《品牌:全球视野与文化自觉》与《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指导学生论文获“挑战杯”大学生科技论文竞赛全国铜奖,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两项,指导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两项。
    代表性科研成果:
    1.课题:
    ①主持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少数民族艺术品牌研究”,项目编号QN2014049
    ②主持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指标体系研究之云南文化走出去”,项目编号ZD201105
    ③主持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网上舆情研判机制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研究”,项目编号2010Z050
    ④主持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以‘慕课’促进财经新闻专业本科教学革新”,项目编号2015Z133
    2.论文:
    ①一个少数民族艺术品牌的生成路径——新华村白族工艺大师寸发标生活史研究,《思想战线》(cssci),2014年9月
    ②试论民族文化商品的“品牌化”发展,《思想战线》(cssci),2013年5月
    ③宣科诉吴学源及《艺术评论》案的事件营销分析,《学术探索》(cssci扩展版),2014年8月
    ④电子商务网站的媒介特性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核心B类),2014年8月
    ⑤网络舆情处置的长效策略,《中国管理信息化》(核心B类),2013年5月
    3.科研获奖:
    2015年5月,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希望指导的研究生:文化管理学术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赵晓红,女,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管理、媒介管理相关研究。

   现担任云南财经大学民族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财政部文产资金评审专家、云南省文化产业智库专家、昆明市文化产业智库专家,云南省决策咨询促进会副秘书长、云南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云南省、昆明市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评审专家。担任部分州市县政府发展顾问,云南报业集团、大理旅游集团等多家集团公司发展投资顾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云南省政府、云南省委宣传部课题近40项。期中绝大部分转化为云南省委省政府正式文件下发。   
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
  1. 课题(主持),
1.1国家社科基金,《西南民族地区新乡贤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1.2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研究》;   
1.3云南省人民政府,《优化云南文化产业财政投入与监管方式研究》80026090973   
1.4云南省人民政府,《科技与文化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研究》80026090868     
1.5云南省社科规划办重大招标项目,《面向南亚东南亚云南文化“走出去”对策研究》   
1.6云南省社科规划办重点项目,《云南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研究》80027010028      
1.7云南省社科规划办一般项目,《特色文化产业助推云南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1.8云南省广电局,《桥头堡建设与云南广播电视“走出去”研究》80026090885     
1.9云南省广电局,《云南省推进“三网融合”对策研究》80026090771     
1.10昆明省委宣传部,《昆明“十三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80026091115     
1.11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创意产业发展研究》80026090959     
1.12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文化产业空间与业态布局研究》80026090954     
1.13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边境地区文化建设研究》80026090855     
1.14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布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80026091115     
1.15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边境文化产业发展研究》80026090593     
1.16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80026090657     
1.17云南省广电局,《建设中国(云南)面向西南开放的广播电视桥头堡研究》80026090694        
  2.论文   
2.1大众传媒中国形象建构的现状与对策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2010(2)     
2.2云南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与发展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2012(3)     
2.3云南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失衡与调试 学术探索(CSSCI扩展版)2013(8)     
2.4中国西部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模式探析学术探索(CSSCI扩展版)2014(8)   
2.5保护与开发博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化发展研究,云南民族艺术研究(CSSCI扩展版)2014(3)   
  3.专著   
3.1云南文化产业时代审视与发展思考. 科学出版社(一类出版社)   
3.2云南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一类出版社)   
3.3云南多民族刺绣产业调查与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一类出版社)   
  4.科研获奖   
4.1 2012年度,云南省政府,颁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4.2 2015年度,云南省政府,颁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4.3 2014年度,云南省政府,颁发铮言奖   
4.4 2010年度,云南省新闻工作协会,新闻理论论文一等奖   
对学生基本要求:能协助导师承担一系列校外课题并能与其它学校文化产业管理研究生协同合作    希望指导的研究生:文化管理、新闻与传播均可
 

 


 赵小东,男,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2007年以来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新闻与传播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新媒体传播
    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
    1.论文:语言演变发展视野下的句法成分简略,广西社会科学,2011,(1)
    2.专著:2012,现代汉语句法规范研究,人民出版社
    3.科研获奖:2012,云南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彝语中的正反问句研究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进行有依据的创新。
    希望指导的研究生: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彭玉娟,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1985年9月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分到云南财经大学工作至今。
    1988年9月至1989年7月,在武汉大学写作助教班进修;
    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作访问学者,师从谢冕做诗歌理论的研究;
    2003年9月至2004年7月,在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作访问学者,师从陈刚做广告传播理论的研究;
    2010年8月10—15日,参与由中国文化论坛和北京大学批评理论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
    开设课程主要为:《大学语文》、《老子》、《先秦文学》、《广告心理学》等。
    研究方向:文化传播、汉语诗歌理论
    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
    (一)论文
    1.《汉诗诗性探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重返经典,化育人格》(《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经典阅读与实践活动》(《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09期)
    4.《整合营销视角下<大学语文>教学方式改革调查报告》(《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06期)
    5.《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经典案例》(《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6.《走进银生诸茶山:探索滇藏茶马古道延伸的奥秘——词与物的田野考察》(《科学中国人》2012年24期)   
   (二)课题
    1.云南省教育厅,《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定位与商业灵魂的现代拯救》(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08年12月结题。
    2.云南省林业厅,《云南澜沧景迈古茶园生态系统研究》专著编写项目(09HX081K01),承担《茶文化的起源及其传播》编写。
   (三)教材及教研获奖
    3.参与主编《大学语文——探索.实践.分享》,该教材2009年被教育部(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列入二十一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探索.实践.分享——应用型本科文史经典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获2012年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四)科研获奖
    4.2009年度科学研究论文奖,云南财经大学,《经典阅读与实践活动》。11.2012年度科学研究成果奖,云南财经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经典案例》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倾听生命的使命与召唤
    希望指导的研究生: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杨旦修,男,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2011年6月,南京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博士学位。2011年9月-2013年9月,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2015年入选中宣部、教育部互聘“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云南广播电视台台长助理(挂职)。

    研究方向:新媒体运营与管理,互联网+文化产业,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
    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
    1.课题
    1.1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传播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3AXW013
    1.2 云南财经大学人才引进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化路径及其影响研究,项目编号:YC2013D023
    2.论文:北大核心以上级别学术论文30多篇
    2.1 《论美剧的生产观念、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CSSCI)
    2.2 《文化产业视域中的“创意”解码》,《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CSSCI)
    2.3 《论韩剧的生产观念、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12年上卷),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9月。
    2.4 《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经济自觉》,《文化产业研究》学术集刊(11),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CSSCI)
    2.5 《析论美剧产业运营体系》,《中国电视》2012年第4期。(CSSCI)
    2.6 《产业价值链与中国电视剧产业化发展》,《编辑之友》2012年第10期。(CSSCI)
    2.7 《媒介传受缝合:中国电视内容再现确证中产阶层认同》,《学术论坛》2008年第11期。(CSSCI)
    2.8 《文化新产业类型命名的分野与反思》,《学术论坛》2011年第11期。(CSSCI)
    2.9《政府规制与中国电视剧产业化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CSSCI)
    2.10《创意产业的进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战略取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7期。(CSSCI)
    2.11 《基于科技创新视角的文化产业结构优化研究》,《2013文化科技创新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2.12《面对e社会,我国电视剧传播的危与机》,《文艺争鸣》2010年3月。(CSSCI)
    2.13《电视剧、拟态环境与日常生活》,《文艺争鸣》2010年4月。(CSSCI)
    2.14《论电视剧创意产业体系》,《新闻界》2010年第1期。(CSSCI扩展版)
    2.15《数字音乐的媒介经济学分析基于长尾理论的视角》,《新闻界》2009年3期。(CSSCI扩展版)
    2.16《中国动漫公司的经营策略》,《新闻界》2009年第2期。(CSSCI扩展版)
    2.17《电视剧产业化进程及其发展》,《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CSSCI扩展版)
    2.18《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整合与升级》,《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CSSCI扩展版)
    2.19《制播体制与中国电视剧产业化发展》,《电视研究》2012年第1期。(北大核心)
    2.20《军旅题材电视剧创作历史及其沿革》,《电视研究》2010年第3期。(CSSCI扩展版)
    2.21《传媒经济中的创意扩散机制、模式与体系》,《经济学家周末》2011年11月20日。
    2.22《媒介融合对新闻报道与传播的优化》,黄楚新主编《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23《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我国电视剧内容生产策略》, 《艺术学界:后技术时代的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
    3.专著
    3.1 2015年12月,《新媒体与创意管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2 2015年8月,《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
    3.3 2015年7月,《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化路径及其影响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童心慧眼,守正创新。
    希望指导的研究生:文化管理、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罗梅,女,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博士,副教授。2012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媒介与民族文化传播、民间艺术传播传承


  一、 主要成果如下:

   (一)课题

    1.主持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三江流域傈僳族民歌传承的对比研究》;

    2.主持完成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3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介语境中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传承研究》;

    3.主持完成云南省教育厅,2013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媒介语境下怒江傈僳族民歌传承研究》;

    4.主持完成云南财经大学,2014年度引进人才项目《媒介语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傈僳族民歌传承研究》;

    5.主持完成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怒江傈僳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6.主持完成云南财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媒介接触对云南传统民间艺术行为的影响研究》; 

    7.参与完成2009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金融危机下的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8.参与完成与云南省委文产办合作的横向课题《云南边境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云南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科技助推云南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研究》等。

   (二)主要论文

    1. Modern Media Roles in Inheritance of Lisu Folk Songs: Ethnographic Observations and Analysis,American Review of China Studies,Volume 21 Number 2 Fall 2020

2.《论传承方式与艺术传统生成》,思想战线, 2012(1)

    2.《金融危机视角下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研究》,民族艺术研究, 2010(6)

    3.《媒介接触对云南传统民间艺术行为的影响研究》,民族艺术研究, 2010(3)

    4.《技术与传统:全球化语境中怒江傈僳族民歌传承的变化》,学术探索,2013(8)

    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价值分析》,传媒,2014(6)

    6.《保护与开发博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化发展研究》,民族艺术研究,2014(3)

    7.《怒江传统民间艺术保存现状调查报告》,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1)。

    8.《云南怒江傈僳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艺术探索,2012(6)

    9.《云南怒江傈僳族民歌的文化解读》,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1) 

    10.《中国民歌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1)

    11.《昆明市楼宇视频广告投放及受众心理状况分析》,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0(2)

      (三)著作

    1.2013,专著《怒江中游地区傈僳族民歌传承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2008,参著《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俗艺术与宗教艺术》,海南出版社。


    二、所获荣誉

    1. 2010年、2011年获得云南省教育厅颁发云南省优秀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高等教育组三等奖两项。

    2.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度“科学研究新人奖”。

    3.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度“科学研究成果奖”(论文类)鼓励奖两项。

    4.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度“科学研究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一项。

    5.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度“科学研究成果奖”(论文类)鼓励奖两项。

    三、主要社会兼职

    云南省民族学会傈僳族研究委员会理事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勤奋严谨,对解决问题有执念

    希望指导的研究生:文化管理或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陈孟云: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专长与兴趣:汉语国际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民俗学的教学与研究。
    主持完成教育部课题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出版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希望指导的研究生:新闻与传播



孙婷婷,女,副教授。四川大学文艺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汉语系系主任。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研究方向:文化研究

代表性科研成果:

一、课题

1.主持2015年国家社科青年项目“述行理论与文化身份研究”

2.主持2018年云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文通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

3.主持2015年云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大众传媒视野中的云南通海六一村缠足:基于性别研究视角的症候阅读”

4.主持2014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层司法能力研究中心项目“福柯法律思想与现代司法权力建构” 

5.主持 2013年云南财经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朱迪斯•巴特勒的身份研究谱系” 

6.参与2016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研究”

7.参与2015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空间理论重要文献翻译和研究”

8.参与2012年国家社科青年项目“空间批评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 

9.参与20012年教育部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空间传统”

二、著作

1.专著《朱迪斯•巴特勒的述行理论与文化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0月

2.任教材《大学人文》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6月

三、论文

1.《社会性别视域下的“封建妇女”重新指认:美国汉学界妇女史研究对中国性别研究的启示》,《中外艺术研究》,2020年4月

2.《 “金莲绝唱”的症候阅读:以云南通海六一村缠足老人为例》,《创新》,2017年第1期。

3.《社会主义机制下的“妇女”身份再造》,《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北大核心)

4.《广场舞:“大妈”的异托邦》,《中外文化与文论》,2016年第34辑

5.《阿瓦隆迷雾》三部曲:迷人的“异托邦”,《文艺报》,2015年12月11日

6.《“封建妇女”性别刻板印象的谱系学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

7.《与他人相遇:朱迪斯•巴特勒文化身份研究的伦理维度》,《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8.《“剩女”:符号建构的现实》,《名作欣赏》,2015年10月上旬刊。

9.《朱迪斯•巴特勒的现代性自我身份书写》,《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10.《从委拉斯凯兹到马奈的空间构形:福柯空间观念转型研究》,《文化研究》,2014年春季号。

11.《家庭、性别的双重背离:朱迪斯•巴特勒对悲剧英雄安提戈涅的解读》,《四川戏剧》,2014年第11期。

12.《八十年代诗歌“大历史”与“小历史”的双重命名:解读董迎春《走向反讽叙事:20世纪80年代诗歌的符号学研究》,《名作欣赏》,2014年2月下旬。

13.《伪娘:一个后现代审美文化文本——对伪娘现象的症候式解读,《符号与传媒》,2013年9月。


李美芳(1986-),女,贵州凤冈人。云南财经大学副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

主要研究成果:

主持课题——

1.《贵州诗文总集与贵州区域文学史的建构》(15XJC751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2.《贵州诗歌总集叙录》(18GZGX23),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青年课题。

参与课题——

1.《清代文人事迹编年汇考》(13&ZD11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2.《全清诗歌总集文献整理与研究》(18ZDA25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出版著作——

1.明•邱禾实撰,李美芳点校《循陔园集》、明•杨师孔撰,李美芳点校《秀野堂集》,《续黔南丛书》(点校本)第十辑(下),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

2.李美芳主编《大学人文:中国古典文学采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8月第1版。

发表论文——

1.《清诗总集丛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144—148页(注:CSSCI、中文核心,本人第二);

2.《卓奇图〈白山诗存〉与伊福纳〈白山诗抄〉——两种早期八旗诗歌总集及其编者考辨》,《浙江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第91—96页(注:CSSCI、中文核心,本人第二);

3.《〈黔诗纪略补〉之“补”的意义——以谢士章诗为例》,《贵州文史丛刊》2012年第4期,第114—118页(注:中文核心);

4.《贵州诗歌总集体例安排刍论》,《贵州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第131—138页(注:中文核心);

5.《论贵州诗歌总集编者的群体特征》,《民族文学研究》2013年第2期,第26—32页(注:CSSCI、中文核心);

6.《明清时期贵州诗歌总集材料来源考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第79—84页(注:CSSCI扩展版);

7.《寻幽探微,遂入妙境——评胡晓真先生〈明清文学中的西南叙事〉》,《大理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第38—41页(注:中文核心)。

学术活动——

2015年  参加云南昆明“第三十五届全国高校哲社科研专题研讨会”,并进行主题发言;

2016年  参加山东大学“文学史研究问题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并进行小组发言;

2017年  参加华南师范大学“第三届清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进行小组发言。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为人如玉,为学如砥;

 

希望指导的研究生:文化传播等方向。




 

高阳,男,在中国传媒大学取得广告学硕士学位和传播学博士学位。师从于中国广告学术泰斗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创院院长黄升民教授和全球知名传播专家日本早稻田大学山本武利教授。

现任职于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担任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导师。同时兼任中国传媒大学战略传播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特许与专卖商品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云南省广告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岭大讲堂《理解社交媒体》主讲人,云南省委宣传部报刊阅评组新媒体组成员,常年为省内多家党政机关提供新媒体培训。

垂直畅销书《新媒体的逻辑》作者,近年来在《新闻战线》、《中国报业》、《销售与市场》等多家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有关新媒体与广告的前沿学术文章。

知识自媒体「智高气阳」创始人,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和今日头条推送多篇具有业界影响力的专业评论内容。

拥有十四年以上传媒产业实践经验,曾经为韩国三星电子、宇通客车、云南白药、红云红河等一线品牌提供策略咨询服务。近年来专注于为品牌和传统媒体提供新媒体营销传播和新媒体转型策略的咨询与培训。








刘永松,女,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200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曾先后在生活新报、云南法制报任记者、编辑近5年。曾任今古传奇作家研修班导师。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评论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人生坐标》,小说集《大学•拾梦》,专著《晓雪评传》,有28首诗入选《中国诗人印象》,在《文艺报》《中华文学》《边疆文学》《山东文学》《啄木鸟》《知音》《云南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有小说入选《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白族卷》,小说作品被《百家》等选刊选载。曾获云南公安文学一等奖、中国.文狐网大奖赛短篇小说三等奖、中华文学第二届吟诵会诗歌优秀奖。短篇小说《大学班主任》荣获《中华文学》2015年年度小说奖。

一、开设课程:《新闻采访》《深度财经新闻报道》《基础写作》《大学语文》《当代文学》。

二、主要论文:

1、《基于两阶段网络DEA模型南亚东南亚国家创新效率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19.06)

2、《基于属性测度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文化距离测度模型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18.03)

3、《网络舆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舆论领袖与时间距离的调节作用》(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17.01)

4、《移动互联网生态消费行为意向驱动机制研究》(生态经济 中文核心   2016.04)

5、《A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oods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Asian B&R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operation  2018.10)

6、《Analysis on the barriers and countermearsures fro overseas educ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coolges in Yunnan Province in the contex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Asian B&R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operation   2018.10)

7、《The determinants of foreign managers moral jud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iguration》(Asian B&R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operation  2018.10)

8、《生命像流云一样——读黄玲小说“四季流云”》(文艺报 中文核心B   2013.01)

9、《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跨文化冲突及应对》(现代企业   2013.05)

10、《试探析公立大学和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差异》(现代企业   2013.08)

11、《商务文秘实务课程体系教改研究》(中国科技投资   2014.05)

12、《给生命注入一抹温暖的阳光——澄水小说中的温暖意蕴》(云南省文学界   2014.09)

13、《从李海明的〈幸福大道〉透视人性及社会》(商情)教育经济研究  2014.09)

14、《<战狼2>中的硬汉精神探析》(教育现代化   2017.06)

15、《部关于哀牢山的史诗——简析唐天马长篇小说<哀牢深处>》(中华少年   2018.09)

16、《一壶千年美茶——赏黄玲散文集<从故乡启程>》(云南文艺评论   2016.05)

17、《从诗歌启航抵达故乡——赏读刘仁普诗集<故乡的名字>》(云南文艺评论   2018.12)

18、《行吟大地的歌者吟出人间“大美”——赏析李贵明的诗集、<我的滇西>》(云南文艺评论   2019.11)

三、主要课题

1、高等教育国际化跨文化管理的文化距离测度及其应用——以云南省为例   云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

2、职业院校教育国际化中的跨文化冲突及应对策略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3、云南省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机制研究    云南省教育厅课题

4、《商务文秘实务导学课》课程研究    云南财经大学校级课题

四、主要著作

1、晓雪评传   云南人民出版社

2、人生坐标   云南人民出版社

3、大学.拾梦   云南人民出版社

4、《应用文写作实训教程》   科技出版社

5、《中国诗人印象》   中华文学杂志社

五、主要获奖

1、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

2、《晓雪评传》获云南财经大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大学﹒拾梦》获云南财经大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4、《大学班主任》获中华文学杂志社年度小说奖

5、《贷款离婚》获中国文狐网编辑部三等奖

6、《<战狼2>中的硬汉精神探析》获《教育现代化》杂志编辑部一等奖


史艳兰,女,汉族,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副教授。

2013年6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人类学专业, 获法学博士学位。2013年7月年到云南财经大学任教。近年来主要从事人类学与旅游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发展、资本全球化与云南农业、土地利用等与应用人类学相关的专题研究或人类学基础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作为副主编出版学术会议论文集1部,合著学术专著1部,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此外,本人从2007年开始在云南石林、西双版纳、普洱、元阳等地多次开展田野调查,结合人类学学科背景,对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发展有来自人类学学科视角的认识和把握。


研究课题:

① 旅游发展与云南少数民族土地观念变迁的人类学研究,起止时间:2015.6-2020.7,经费:20万元。

主要论文及著作:

“黄与绿:元阳梯田景观农业中的土地和农民关系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19(8),史艳兰,刘芳。

②  “西方人类学农民研究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8),史艳兰,陈刚。

③ “人际交往和社会联结的纽带: 云南石林撒尼社会中的 “小伴”研究”,《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9(27),史艳兰。

④ “文化领域和界限跨越:2013东亚人类学年会会议纪要”,《西北民族研究》,2014(2),史艳兰。

⑤ “旅游实践中的文化整体性——斯图尔德“社会文化整合层次”理论新探”,《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3(1),史艳兰;(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旅游管理》2013年第5期全文转载。

⑥“云南石林景点导游作为景观的旅游建构”,《旅游学刊》,2012(7),史艳兰。

⑦  合著:中外新视野 婚礼丛书,《中西合璧——城市婚礼》,2016.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者:刘永青、史艳兰。

  希望指导的研究生:文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