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运会,那些不曾远走的记忆

信息来源:《云南财经大学报》 发布时间:2014-08-24
   
开栏栏的话:
60年,对一个人来说,已走过人生的大半光阴,步入花甲之年。60年,对一个学校来说,却正当青春好时光。筚路蓝缕,沐雨栉风,历经几代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努力,我们的足迹散落在60年的岁月里,沉思,积淀,每一帧回忆都像老酒,历久弥香。20119月,我们的财大即将迎来60年校庆的辉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云南财经大学报》自本期起将陆续推出“财大往事”专栏,为广大师生一一呈现那些散落在记忆深处的、不曾走远的人和事,以期共同梳理财大人的集体记忆,共筑我们的精神家园。
 
1999年,我校运动场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当时在昆高校中最漂亮的运动场地之一。运动设施和场地的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体育爱好者的热情,运动场每天从早到晚都有许多来锻炼身体的师生,一时间锻炼蔚然成风。于是,许多有趣的、生动的、精彩的故事开始从这里出发,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就在新运动场刚建好并投入使用的第一次运动会,原我校毕业生,现在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工作的沙磊老师和他的同学们就成了这块草地的“第一踩”。“那次运动会我们表演的是分列式,得知能上那块新草地表演,大家都很兴奋。谁知天公不作美——下了场大雨,雨后的草场湿漉漉的,大家在踏上草地之前都相互提醒小心不要摔倒。哪知越走越不对劲,低头一看,无论皮鞋、布鞋还是胶钉鞋,各种鞋全陷进泥土里了,一拔脚,鞋子全部不见,可怜的鞋子就只能永远长眠在运动场的泥土深处了。”沙老师用了一个词形容当时的草地状况——惨不忍睹!“没准现在去挖,还能挖到我当年失陷的那双鞋呢!”沙老师调侃道。
2003年,运动场再次翻新加固,当年“泥足深陷”的故事再也不会发生,但关于运动场和运动会的故事却每年都在继续。本期,就让我们一起翻开校运会的记忆,看看这些泛黄的老照片,听听照片背后那些温暖的、美丽的回忆。
 
定格的瞬间 永恒的记忆
 
看到照片上的女孩露出的小白牙了吗?看她笑得多么灿烂。卷起了手袖和裤腿,力求发挥出最好成绩的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比赛中,将所有的力量注入手中的标枪中,奋力一投!殊不知,这一投已然成为了校运会的历史。



在现在的运动会赛场上,标枪项目已经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对此,体育部的刘西文老师解释说:“取消的不仅有标枪项目,还有铁饼项目。由于这两项投掷运动的危险性较大,运动员难以控制器材的运动轨迹,而且比赛的场地有限,考虑到观看比赛的师生与运动员的安全,自第17届校运会后就取消了这些项目,保留了如铅球等比较容易控制场面的竞技项目。”




 
听到照片上小伙子们一声声气势如虹的呐喊了吗?一个个整齐划一的动作迸发出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这是1998年的第十七届运动会开幕式上的一个表演节目。在运动会前,体育部的老师们想为运动会增加一些看点,于是就外请了部队的教官从各个学院里挑选了一部分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训练,在开幕式上的亮相还真让师生眼前一亮,成为当年校运会的亮点。
据刘西文老师介绍,表演当中有一个向后倒地的环节,无论男生女生,面对着刚下过雨的草地果断地就倒了下去,一时间,观众席上全体起立并报以最热烈的掌声,精彩无畏的表演就这样永远定格在了观众的记忆里。
 
携手同行 共赴明天
 
我们昂首阔步,我们意气风发!照片里的蓝衣军团手捧奖杯,步履整齐地向我们走来。正中的男生脸上写满自豪与骄傲,不用猜,一定是因为他手中那亮晃晃的奖杯,集体的荣誉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再看这整齐有序的广播体操表演,每一个人都那么地卖力。简陋的场地丝毫没有影响同学们的认真与努力,醒目的红,青春的蓝,印在日渐泛黄的照片上,镌刻下曾经的团结与友谊。




 
热爱体育运动的财政与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强老师也谈到:“因为运动会的宗旨就是全员参与,每个同学都应该尽力投入到运动竞技的快乐中,享受运动的过程。没有项目的同学也应在一旁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秉承奉献的精神,团结一心,集体的力量是最大的,也是最温暖的。”同样热爱体育运动的沙磊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希望能在运动会中多加入一些团体的项目,比如球类运动,真正调动起大家的集体荣誉感。”
 
变化的是岁月  不变的是热情
 
没有铺着塑胶的规则跑道,没有定时进行管理的人工草坪,没有宽敞的体育馆,没有弹跳性能优越的运动鞋,没有又怎么样,依然阻挡不了大家对跨栏运动的热情!从条件落后的过去到运动设施越来越健全的现在,财大师生用不变的热情,默默地参与到母校的的体育事业中。





 
赵强副书记从1991年到校工作,一直热衷于体育运动。“感觉我刚到校那会儿,财大师生对运动会的热情更加高涨。那时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好的体育场地,但是每次举行运动会的时候大家就像过节似的,很早就开始期盼着运动会的到来,并且做着会前的充分准备。每个人心里都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渴望尽早参加这场体育盛宴。”
在学校工作已经12年的体育场管理员刘师傅也说:“这么多年来,财大的师生们的热情从未减少过。每天从清晨一直到晚上,不论酷暑严寒,运动场上始终保持着青春与活力。特别是每年运动会之前的几个月,来锻炼的人就更多了。”
更迭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对运动的热情,传递的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宽敞的运动场,现代化的体育馆,即将竣工的游泳馆……青春的财大,用她更加完善的体育设施,支持着一代代财大人对 “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的诠释与追求。校运会的一帧帧剪影已然走远,留下的关于青春与运动的记忆,永不褪色。

原载2010年《云南财经大学报》第29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