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岁月留影

信息来源:《云南财经大学报》 发布时间:2014-08-24

从书信传情到传呼机的短暂流行,从201电话的排队等候到手机的普遍使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不断变迁着,但是聚会和集体活动,一直是人们交流感情的主旋律。曾经那些属于彼此的记忆,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行渐远渐无影?如今的交流方式中又有哪些延续着他们的回忆,哪些是未曾想过的飞跃?本期《财大往事》,就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曾经在财大校园内盛行的交流方式,追溯学长们当年的交际生活,寻访那些沉潜在岁月深处的往事。

以通讯丈量距离

 

“几年前,在手机还未普及的时候,宿舍里电话的使用率非常高。那时候值班室也会销售201电话卡,每月都会卖出200多张。虽然楼道里也有公用电话,但是很少有人使用。在节假日的时候,值班室也总会收到很多明信片。而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它们取代了很多以前的交流方式,如今值班室已不再有201卡,明信片也逐渐被手机短信取代。细细想来,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菁华10栋的宿管李建平老师感慨道。

85年进校的财政与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文华老师回忆起他的大学生活时,首先想到的是广播、电报等具有代表性的传播方式。他告诉我们,那时候通讯还不发达,学生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通过收音机、报纸、广播等方式。每个学院只有一部四位数的分机电话,全校只有一部总机。要想和远方的朋友交流,有比较急的事就要通过发电报,如果不急就用书信联络。书信这种联系形式,在80年代的大学校园生活中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记。那时书信数量非常多,有些书信的书写格式要求还特别的严格,甚至是落款这类的细节都要进行强调和注意。现在电报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亲人、同学之间的书信联络也越来越少。




 

“到了93年,开始有了家庭固定电话,电话交流的频率逐渐提高。但因为通话的双方不一定都有固定电话,所以也并不经常使用。到了1995年左右,数字和中文的两种寻呼机流行了,但想来使用的时间也很短。1997年手机开始流行,功能也只有发短信、打电话等,有些甚至连信息都收发不了呢。”张老师说。

2001级学长、现任工商管理学院团委书记的保伟老师回忆他上学时候的书信交流时会心一笑。原来由于当时的书信交流太频繁,每个班级都设立了一个专门的邮箱,各班级生活委员每周都需要去取两三次信,“不然邮箱怕是会满得装不下信的。”保老师笑言。

任情谊谱写年华

岁月的长河缓缓趟过,记录着这样一种变迁——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伴随着网络的盛行逐渐减少。如今,QQ、微博、人人等网络化的交流方式使交流更加迅捷、广泛,并且普遍受到大家的青睐。QQ的前身——OICQ,意为opening I seek you,是在国际聊天工具ICQ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2000年前较为时尚的交流工具。“在我98年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使用OICQ,那时它只是一种简单的聊天平台。”现代设计艺术学院的沙磊老师回忆道。看着远方的朋友上线,和他们在手指敲动间畅聊天地、抒发情谊的感觉让沙老师觉得异常亲切。虽然它的功能不多,但是这种网络化交流方式非常新颖,一步步成为那个年代的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空气”。

网络的普及也使得“宅人”这一群体大大增加。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习惯了电话、短信、QQ、人人、飞信的交流方式,我们享受着这种足不出户却知“天下事”的便利,享受着远距离却依然可以互视的交流方式,但这种透过电波、网线的交流却在一定程度上让人情变得淡漠,人与人之间见面的机会也相应变少。

而无论时光如何变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情谊升华都离不开面对面的交流和那些共同经历的难忘瞬间。郑正元老师曾任财贸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后于1999年被调到计科系(信息学院的前身)任党委书记。“以前上下级的关系非常融洽,大家经常聚在一起。”郑老师感慨道。郑老师说,他还在工商管理系时,系内的老师们到周末就会和领导一起聚餐、聊天,不论是教学还是家常都聊得很尽兴。他所在的院系为进一步增加同事间的交流,每年暑假都会组织教职工携家属出游。其中,1998年的丽江游,却是考验了大家之间的真友谊。

那次原本是一行人兴致勃勃地爬山,一路都很顺畅,可是到下山的时候,郑老师却突发高原反应,呼吸不畅,亟待抢救。在服下速效救心丸都没有作用的情况下,大家全部加入帮忙救治的队伍。有的老师家属是医生,就给郑老师号脉,有人去买氧气,有人赶紧打电话叫救护车,几位男老师帮忙把郑老师抬下山。到了地区医院后,大家轮流守在医院照看郑老师,放弃了游玩。

虽然郑老师现在已经记不清那时候游览的是哪座山、哪条路,但提起这件事,他言语中依然流露着对这段往事的深刻记忆和对拥有这份难能可贵的情谊而感到的幸运。

用友好营造温馨

“刚入校那会儿,同学之间的交流方式很简单,主要通过班集活动来进行,因为当时社团活动不多,还都是一些非正式的组织。”张文华老师回忆。一些班与班、团支部与团支部之间的联系互动就是最常见的一种联系方式了。两个班级、支部或宿舍结成友好班级、友好团支部,或者友好宿舍。友好关系可以在校内,也可以与外校进行一定的接触。偶尔遇到节假日的时候,老师也会邀请同学到自己家中吃饭、谈心。

1999年,郑正元老师被调到计科系任党委书记时,正值计算机科学系第一次招生。在新生报名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位老乡,当时就特别聊得来,后来俩人也经常在郑老师的办公室聊天,那位同学有心事或烦恼时也常去请教郑老师。现在,那位同学进了维和部队,还经常和郑老师打电话说自己的近期生活。“他结婚后还带媳妇来我家探望呢,就跟见家长一样。”郑老师笑着说。

张文华老师所在的85-51班还将友好关系发展到了外校,与昆明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同学都经常会彼此联系。到周末也会邀请他们到我校食堂聚餐,晚上再组织舞会等。“当时的校园舞会很常见的,就在下课后教室里把桌子挪到一边,用录音机放舞曲开始跳舞。”张老师说。

还有每周末老礼堂放的电影,去食堂打完饭后三三两两坐在草地上,一边享受着暖阳一边聊天的感觉,再回想起来,张老师都觉得十分温暖和留恋。

那时候,没有太多的通讯设备,娱乐设施也不多,但是校园中会常见到这样的场景:一大群人围坐在草坪上或讨论热点问题,或唱歌、聊天。还有学校后面的蛇山,老校友们在那里留下了很多的记忆和欢笑,保伟老师所在的班级就有很多次的主题团日活动是在那里开展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主旋律,始终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主题,它像一股清泉,从发源的泉眼到不可思议的流程,随着河床日夜奔赴,慢慢变化;它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些不曾注意的、如细密丝线般将人与人缠绕的过去;它像温暖的阳光沿着岁月的纹路缓缓流淌,慢慢改变,渗透进心脏的每一条罅隙,最终幻化在心中。

我们追忆着、感知着那些过去的交集,将它留存在记忆深处,用来勾勒一个年代,回首一段过去。无论是朴实的电报、书信、面对面交流,还是在信息的飞速发展中出现的电话、传呼机、手机,都见证了一代代财大人成长的痕迹,见证了时代发展变迁的历程。

原载2012年《云南财经大学报》第3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