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财大

 

【昆明教育】校园圈丨在云南财大篆刻工作室,学生用心雕刻时光~

2019-11-07 来源:转载 作者:昆明教育
 
手握刻刀,沿着印石上的字形,一刀接一刀在石面上冲、刻……刀法虽然不够纯熟,但刻出的痕迹却别有一番质朴的味道。

 

这是云南财经大学篆刻工作室里的一幕,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们通过选修课的形式聚在一起,跟着篆刻工作室负责人、现代设计艺术学院教师尚航,体验篆刻的乐趣。

 

工作室于2015年成立,每学期都有不同学院的学生来体验学习。今年国庆节前期,正是这些“新手”的篆刻作品,在创意云南2019文化产业博览会“我与我的祖国”文创大赛中获得金奖,并入选“辉煌70年——云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

 

篆刻,这一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艺术,为什么能吸引当代的大学生?他们从篆刻中得到了什么收获?跟着教育君一起去看看吧~

 


独具魅力的篆刻~

52名学生的“祖国印记”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与锺正山美术馆联合举办“祖国印记”学生篆刻大赛。

尚航作为指导教师,与来自学校不同学院不同年级的52名学生耗时约两周,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成果为内容,刻印56方。



为篆刻比赛准备作品~

“德智体美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带一路倡议”……刻印的内容是学生们从100多个词条中选出来的,有的学生选了和自己家乡有关的词条,有的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词条。

来自江西的学生叶夏纪选择的是“长江经济带”,因为长江流经她的家乡,而家乡的发展得益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这是她离历史最近的地方。

研究生李文静选择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因为这句话我会一直铭记在心。当人生遇到艰难险阻时,它会提醒我思考清楚为什么要坚持,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当初为了什么而出发。”


刻下祖国的印记~

参与此次创作的学生大多是第一次接触篆刻,当初他们带着好奇和尝鲜的心态走进篆刻工作室。

“这就和小时候在橡皮上刻图案一样吧?”有的学生一开始认为这应该是一件易事,可实际了解之后,才发现一件篆刻作品诞生的背后,是一个不简单的过程。

“尚老师告诉我们,学好篆刻,首先要有书法的基础,要练字;再次要有文学基础,要会辨字;然后才是刀法和技巧。”研究生李菲说。

篆刻工作室的窗外,校园里熙来攘往的人流,室内的时间却像静止一般,年轻的学子们静下心来,把时光交付手中刻刀,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


同学们的作品完成之后,尚航为同学们制作了印蜕,也就是把印章通过印泥在纸上整压后,留下印章图样。

云南省民间工艺传承协会会长赵晓明来篆刻工作室时,看到了这56枚印章以及印蜕,便提议他们去参赛。

尚航于是将所有作品重新排序组合,在锺正山美术馆老师们的帮助下,完成印屏及装裱工作。就这样,壮观的《祖国印记》诞生了。

最终,云南财经大学的《祖国印记》篆刻作品不仅获得创意云南2019文化产业博览会“我与我的祖国”文创大赛中金奖,还参加了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系列活动“祖国印记”学生篆刻大赛,其中7位同学的作品入围决赛,杨佳煜同学的“五四宪法”单方印作品获得大学生组优秀奖。

(横过来看更清楚)

作品《祖国印记》~

传承传统文化的DNA

 

其实,在《祖国印记》作品获奖之前,篆刻工作室就是一直是云南财经大学许多学生的向往之地。

工作室位于学校锺正山美术馆4楼,这是一间长方的屋子,三分是交流区,七分是工作区,工作区放置着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桌子中间是大大小小的印章和工具,桌子旁的书架上有许多与篆刻有关的书籍。



工作室一角~

“这里能容纳的学生不多,一次就十多人,但想要报名选修的学生却实在数不清。”工作室负责人尚航说。

《篆刻艺术实践》作为全校性的人文艺术类实践实验课程,每学期开设1到2期,每期招收十多名学生,所以每次开放选课之后,名额都被“秒杀”。

来到篆刻工作室的学生都是“零基础”,为了让他们能够体验到篆刻的乐趣,尚航也特意设计了门槛低但实践性强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增强了体验感。

在认识了篆刻之后,就是动手实践。

实践第一步是设计印稿,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但也比较难的过程,难就难在要对汉字和中国传统文化比较熟悉,这样才能结合词条意境设计出独特的字形。很多学生第一次篆刻,都选择自己的名字,但新手在短时间内不容易设计好,所以多数情况下,是由尚航来帮助他们完成设计。

设计完成后,就是水印上石的环节。把设计好的印稿纸紧紧贴合于打磨平滑的印石上,四边拉下捏紧,毛笔以清水蘸湿点抹,字形便在印石上留下印痕。


接下来就是刻的过程,篆刻的刀法有冲和切两大类,但对于新手而言,尚航并不要求学生们一定要按照章法来刻。

“学生们稚嫩的刀法,流露出许多有趣的东西。他们是无意识的,但我是有意识的。”尚航时常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艺术创作经历由生到熟,再由熟到生的一个过程,最难得的是回归最原始、最简单、最朴素的状态。



艺术创作熟能生巧~

除了课程体系建设之外,篆刻工作室还承担了云南省教育厅面向港澳学生的“彩云之约”文化交流活动,以及云南财经大学锺正山美术馆的“艺术课堂”课程。 

2015年至今,共有200余人次进入篆刻工作室学习并完成篆刻作品创作。参加学习的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中小学生、大学教师、国际友人及社会人士。 

“能够用篆刻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传统文化,是一种幸福。”尚航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是骨子里的东西,是一个人身上抹不掉的印记。

“我们就是为了在学生心目中种下一个DNA,希望他们能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对传统文化心存敬畏。将来他们不一定擅长篆刻,不一定成为书法大家,但面对传统文化艺术时,会懂得这是需要我们所有人去共同保护和珍惜的,这,就是一种传承。

国际友人来交流篆刻~






学生作品一览~


小贴士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

 

2009年,中国篆刻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记者:余苏晏
编辑:蔡晓磊
摄影:余苏晏(部分供图)
责编:余苏晏
审核:杨世玥
原文链接:mp.weixin.qq.com/s/HuIF5AOBO5GjxwNce0HVIg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