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下午,物安专业学生党支部线上线下开展了“先烈缅怀在心,防火警钟长鸣”主题党日活动。本次党日活动由朱佳瞳、艾芷歆、王智远同志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参与本次活动。 本次党日活动由朱佳瞳、艾芷歆、王智远同志主讲。首先,朱佳瞳同志详细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习俗以及意义三个方面的内容,强调清明节对中华儿女意义非凡。接着,艾芷歆同志向我们介绍了李大钊、方志敏、赵一曼等多名革命先驱,带领我们向革命先烈表达无限敬仰和深切哀思,以及提出“传承英雄意志,弘扬英雄精神”的观点。最后,王智远同志向大家普及清明节正确祭扫的知识,介绍森林火灾的危害,同时呼吁大家加强清明消防意识,并提出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本次党日活动中,全体党员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体会到英雄先烈的伟大奋斗精神,同时学习了清明节的相关知识以及增强了清明消防意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一代,我们应铭记历史、继承遗志,在追思先烈的同时自我锤炼、不断奋进。
3月24日上午,信息学院党委在卓远楼北附401召开了3月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暨建工作调研,学院党委书记李娟参会并指导相关工作,院属5个党支部书记、支委参会,党委组织员韩婧阳主持会议。 会上,先是由组织员韩婧阳根据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动员部署会议的要求和学院近期工作的实际情况,分别从党支部发展党员、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员教育管理、学习强国的使用、智慧党建、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工作安排。 随后,李娟书记针对各支部特色建设,面向5个支部做了深入调研,了解了各支部的特色化建设,了解目前的建设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最后李娟书记围绕党支部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各支部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尤其是毕业生党员,要让党员在各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要持续强化党支部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扎实做好党建基础工作,才能有更好的突破;三是结合支部情况,充分挖掘党支部的特色亮点,创建一流党建和特色支部。
二十大会议的召开为全国政治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会议的精神,2023年3月2日,信息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学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活动,并组织开展组织生活会。 在学习活动中,由吴文丽同志带领全体党员同志深入学习了二十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二十大会议提出了重要的决策和举措,制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会议强调,要把握机遇、迎难而上、勇攀高峰,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方针,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这些理念、思想、方针,无不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学习二十大会议精神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只有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才能更好地推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这次学习,党员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当前
2023年2月28日,信息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全体党委委员和党支部书记参加,党委书记李娟领学。 李娟以《中国共产党章程》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党的二十大对党章作出的修改为领学主题,围绕修订背景、修订意义以及修订的主要内容展开讲解。 余益民院长及其他参会人员分别就领学内容发表了学习体会,大家纷纷表示党章的修订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要强化自身学习,持续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做到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把党章的各项规定要求体现到工作和行动之中。 李娟书记总结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一是要深刻领会党章修订的内容和意义,把学习贯彻党章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党员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教职工理论学习等日常工作,将党章学习作为融入其中,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二是党的二十大在政治、理论、实践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广大党员要用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三是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院的学科特色,在学
根据学校党委工作要求,1月8日下午,信息学院党委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联系学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查摆不足,进行党性分析,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学校第十督导组到会指导。 学院党委对开好此次民主生活会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作了充分准备。会前,学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通过集中学与自主学相结合,中心组学习和班子集体学习相结合,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原原本本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等会议和活动上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同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认真开展谈心谈话,精心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为开好民主生活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会议以书面形式通报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情
1月8日下午,信息学院党委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王建颖书记在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上提出的要求,并就学院今年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进行了安排。会议由党委书记李娟主持。 会议开展了“第一议题”学习,纪委书记李坤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有关重要论述。会议传达学习了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七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坚持不懈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筑牢思想根基;二是要坚持不懈推进党的组织建设,构筑坚强堡垒;三是要坚持不懈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四是要坚持不懈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筑牢信仰根基;五是要坚持不懈推进统战群团建设,汇聚发展合力;六是要坚持不懈推进纪律作风建设,建设清廉学校;七是要坚持不懈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建设平安校园。 与会人员进行了认真的学习。李娟书记指出,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学院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落实好学院全面从严治党相关工作,班子层
1月8日下午,信息学院党委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王建颖书记在学校2022年度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和党政“一把手”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述责述廉评议会议上提出的要求,并就学院近期的党建工作进行了安排。会议由党委书记李娟主持。 李娟书记就学校会议上指出的关于学院在2022年党建工作中的不足进行了传达。与会人员充分研究探讨了下一步学院党建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并表示一定会对照学校党委指出的意见认真反思、查缺补漏、整改到位;党委委员要进一步加强对支部的指导;各支部要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办公室要完善各类重要会议、专题会议的记录,全面、及时、准确、规范,做到会前有议题、会中有记录、会后有落实。
12月13日,信息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委书记李娟主持会议并领学。 李娟书记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题,从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为切入点,分别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面貌发生的格局性变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思路以及新时代新征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点任务三个方面进行了领学。 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分别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思考进行了学习心得的交流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结合学院学科专业特点,既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德育养成,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 李娟书记最后对专题学习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 学习以线上的方式进行。
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爱党、爱国之情,提升学生责任感、使命感。11月4日中午,信息学院党委于卓远楼320举办了以“砥砺奋进守初心,青春献礼二十大”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邀请了秦怡青等5名正式党员作为评委,第72期党校全体学员参加。 赛前,学员们通过党校学习平台进行了党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深入讨论。赛场上,他们饱含热情,各自抒发着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其中,学员吴思源以第一批飞行员和黄文秀的故事展开,通过具体事例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发展过程中牺牲的英雄们的赞美和敬佩。他说,新时代要守住初心,要时时回想在历史长河中的牺牲与奋斗,鼓励青年要像先辈们一样努力前行,砥砺奋进。其他学员则纷纷表示“生逢盛世,重任在身”,“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回望先辈在历史长河中的牺牲与奋斗,新时代青年要守住初心,主动参与到国家建设和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来。 比赛最后,由观众和评委进行打分,共有11名参赛者,评选出一等奖1名:吴思源,二等奖3名:南晨旭、赵城、邹明谢,三等奖7名:姚枫
为进一步提升党务中心工作人员新闻写作能力与新闻写作质量,提高宣传工作效率。11月4日下午,信息学院党务中心于卓远楼420开展新闻宣传技能培训。学院党委组织员韩婧阳老师主讲,信息学院党务中心全体人员参与培训。 培训伊始,韩婧阳老师就党务中心宣传工作进行了简单总结,并有针对性地就常见的三种新闻稿基本类型进行介绍。一是会议类,要求简述会议流程,提炼讲话内容,概括凝练会议意义。二是比赛竞赛类,应侧重于简练描述过程,适当概括选手的表现与比赛状况。三是学习培训类,要详细描述主讲人的培训内容,概括主讲人观点与看法。最后,韩老师强调新闻写作时需注意的几点:全文用词要统一;核实新闻信息确保无误,尤其涉及数字、人名的要特别注意;撰写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新闻写作言简意赅,简明扼要,拍照要有主题,要素要凸显,图像要清晰。 最后,韩老师就党务中心宣传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一是要逐一审核每篇新闻稿,审稿、改稿要有痕迹,有质量;二是要不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新闻写作的学习培训,多看、多学、多练;三是要加强微刊的学习,提升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