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学术,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基于民间慈善的西部地区贫困农户创业基金研究,主持,项目批准号:71263054,2013.01-2016.12;
2、 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农户创新行为研究——以云南省为例,主持,课题编号:70763012,2008.01-2010.12;
3、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云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友好技术需求与对策研究,主持,项目编号2006GXQ3D174,2007.01-2008.08;
4、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科技合作中的融资模式研究,主持,编号: 2010GXS5D259,2011.01-2011.12;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区项目,72063035, 数字不平等对信念偏差、竞争意愿及收入影响的竞争博弈实地实验研究 ,2021-01至2024-12,参与
6、 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生态视角下云南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户经济行为的实证研究,参与,项目批准号70663011,2007.01-2010.06;
7、 云南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委托横向课题:产业发展智力支撑行动-科技智力助推滇中产业新区建设,主持,2014.01-2014.12,已结题;
8、 云南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委托课题:云南生物产业发展研究,2015.09-2016.11,经费10万元,主持,结题
9、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委托课题:云南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政策研究,2015.01-2015.12,主持,结题;
10、 西部民族地区农户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家庭微观数据的视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2012-2016,排名第三
11、 云南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云南省国有科技资产管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07ZL05),主持,2008.01-2009.06,已经通过评审验收(评审证书号:云科奖软评字[2009]136号,验收证书号:软科学计划[2009]5号)
12、 云南省软科学课题:云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友好技术需求与对策研究,主持,项目编号2006RK11,2007.01-2008.08;
13、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项目:北京市高技术产业集群研究,主持,2006.06-2008.04;
14、 云南财经大学人才引进基金项目:农户创新与贫困经济学,主持,2007.01-2008.12;
15、 云南省政府研究室课题(横向):关于建立我省贫困农户担保基金的研究,主研;2007.05-2007.12;
1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6&ZD001),参与;
17、 官渡区科技局:官渡区新农村建设中基于强化知识参与的模式创新研究,(编号:官科农字08-3号),2008.06-2009.05,主持,结题。
18、 云南省农科院(横向):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实证研究,2007.01-2008.12;主持;
19、 云南省扶贫办课题(横向):农村低保制度背景下云南扶贫开发对策研究(云政研咨发[2008]40号),主持,2009.09-2010.06;
20、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西部民族地区自发移民迁入地聚居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参与,结题;
21、 云南省教育厅重大科研项目:云南省气候变化应对技术发展战略研究,2010.09-2012.08,参与,在研;
22、 云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委托项目(横向):国家约束性目标下的云南省节能减碳战略研究,2010.09-2010.08,参与,在研;
23、 云南省科技厅项目:大力发展民营科研机构对策研究,参与,2010.09-
2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西部民族地区农户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家庭微观数据的视角,12XJC790007,6万元,2012.02-2014.02,排名第三
二、学术论文
1、 李学术、向其凤:农户创新与收入增长:基于西部地区省际面板和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CSSCI期刊,AA级核心期刊),2010年第11期,40-52页;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1.04全文转载(P62-72)。
2、 李学术:从创新视角重新认识舒尔茨贫困经济学[J].中国软科学(CSSCI期刊,AA级核心期刊),2007年第7期;105-114页
3、 李国祥、李学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食品消费,中国农村经济,2000.07;40-45页
4、 李学术:论反贫困中的逆向激励与政策纠偏,农业经济问题(CSSCI期刊,A级核心期刊),2007年第2期;(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期刊资料F2《农业经济导刊》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88-92页
5、 洪乌金、李学术、李春模:北京市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0.12,23-27页
6、 李学术、刘楠、邓毅书: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友好技术需求与对策研究,中国科技论坛(CSSCI期刊),2010.08;134-139页
7、 李学术:多重约束与农户创新——西部民族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路径探讨,中国科技论坛(CSSCI期刊),2007年第4期;47-51页
8、 李学术、刘楠:论农村创意经济及其实现路径,经济问题探索(CSSCI期刊),2010年第2期。51-55页
9、 李学术、刘楠、熊辉:低保制度背景下农村扶贫开发的功能定位及其发展机制,经济与管理(CSSCI扩展版期刊),2010年第7期;27-32页
10、 李学术、刘楠、熊辉:面向特殊困难群体和特殊困难区域的农村扶贫开发思路与对策,经济问题探索(CSSCI期刊),2010.08;157-163页
11、 李学术、刘楠、王奇:论农村创意经济的理论特征,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期,51-54;
12、 李学术:贫困农户创业基金:一项社会实验,西藏科技,2019.10,ISSN:1004-3403
13、 李学术、李帆:公益风投:新兴慈善方式在我国的探索,企业经济,2018.05
14、 曾远东、王威、李学术、施思琪:基于DEA模型的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15、 李学术、刘楠、向其凤:特色·创意·协同—特色农业及其实践路径的理论分析,《青岛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一期,2-6。
16、 曾远东、李学术、王威:云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的DEA分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34-41.
17、 朱南丽; 邹平; 张永平; 李学术; 杨琳琳; 张杨:基于博客/微博信息量的投资者关注度测量研究——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数据,经济问题探索,2015.02,159-166页
18、 李学术、向其凤:西部民族地区农户收入增长的路径选择:投资还是消费,金融经济,2014年第11期,38-40;
19、 蒋燕兵、李学术:气候变化对云南省农户生产的影响及他们的适应对策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91-93。
20、 向其凤、李学术:西南民族地区农户创新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为例,经济研究导刊,2011.10;
21、 李学术、刘楠、张兰伟:西部地区贫困农户担保基金组织方案初步设计,经济研究导刊,2010.21;66-68页
22、
23、 李德轩、曹琛、李学术:国外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管理的主要做法与经验,云南科技管理,2011年4月;
24、 吕红伟、李学术:云南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云南科技管理,2011.04;
25、 李德轩、李学术、曹琛:西部地区国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管理机制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1.10;
26、 李学术:农户创新与贫困经济学,经济问题探索(CSSCI期刊),2007年第1期;31-35页
27、 李学术:云南省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经济问题探索(CSSCI期刊),2007年第8期;163-168页
28、 李学术:生态资源富集地区环境友好技术需求与对策述评与构想,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第5期;86-88页
29、 李学术、徐天祥:云南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户生态经济行为研究:现状与构想,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62-67页
30、 李学术:新农村建设:关于资源整合的初步构想,云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31、 王艳、李学术:关于云南农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推广情况的调研报告,云南科技管理,2008年第4期;85-88页
32、 李学术:贫困地区农户创新行为研究,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92-95页
33、 邓海滨、李学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实证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4期;62-64页
34、 李学术:走出富饶的贫困,建设“创新型”新农村,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1月11日,头版;
35、 李学术:走创新之路,建美好新村—基于创新的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路径探讨,云南日报理论纵横,2007年4月;
三、出版著作
1、 李学术: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农户创新行为研究——基于云南省的案例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
2、 李学术等:新农村建设政策解读、理论观点和实践探索,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3、 李学术等:云南边境农村反贫困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版;
四、获奖情况
1. “云南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发【2009】124号)
2. “云南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发【2012】105号),2012.07
3. 云南财经大学科学研究奖8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优秀论文奖2项;
4. 云南财经大学首届科研标兵,2010.12;
5. 云南财经大学“课堂教学优秀教师”、“优秀教师”各1项。
6.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省科技厅,2013
五、指导学生获奖
指导大学生、研究生参加创新创业类大赛,获得各级各类奖项数十项,其中包括“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
六、学术兼职:
1.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创新管理专业委员会创新管理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
2. 大理学院兼职教授;
3. 云南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
4. 云南省区域经济研究会理事;
5. 云南日报首批“特邀经济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