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财经大学先后与保山市税务局、红河州税务局开展交流座谈,并签订税收实训基地战略合作协议,两场活动紧扣“宏观税负分析与税收营商环境优化”核心议题,以机制化合作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服务云南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税校协同新动能。
8月8日,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与保山市税务局的合作签约仪式率先举行。云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敏,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税系主任袁娇教授,保山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木艳元等出席活动。

座谈中,王敏校长回顾了学校与云南税务系统的深厚合作渊源,强调保山作为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关键门户,其税负结构与营商环境对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大局意义重大,此次共建实训基地是深化税校合作、推动理论实践融合的重要契机。

木艳元局长介绍,保山税务近年来深耕法治公平、强化“以税咨政”,在当前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实施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的关键期,深化税校合作既是响应政策要求,更是破解税收实践难题的务实之举。

保山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段其助详细分享了当地宏观税负特点、税收征管创新实践及堵点难点,双方专家围绕核心议题展开热烈研讨,凝聚发展共识。

座谈结束后,双方举行了“税收实训基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为原则,在党建共建、人才共育、课题共研、干部培训等领域深度协作。木艳元局长表示,实训基地将聚焦“接地气、懂实战”复合型税务人才培养,打造集教学、科研、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税校合作平台;袁娇教授也期待通过合作,为税收事业和地方经济培育更多高素质税务人才。


8月14日,与红河州税务局的合作活动接续开展。云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敏,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税系主任袁娇、财政教研室主任闻勇,红河州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毅等共同见证合作启动。

王敏校长指出,税校合作长期在学生实习、学科发展、科研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此次合作是深化政教协同的新起点,将助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刘毅局长强调,当前税务系统实施“强基工程”,税校合作既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擘画“三个定位”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省委“3815”战略的重要举措,双方将通过整合资源构建“科研同频、人才共育、服务共进”生态体系,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座谈中,袁娇教授介绍了宏观税负与税收营商环境调研课题及实训基地共建规划,红河州税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详解当地税负情况与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实践,双方围绕课题方向深入交流,为后续合作明确路径。

随后,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为实训基地揭牌,标志着税校协同迈入实质化阶段——基地将以科教兴国战略为指引,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就业链精准对接,为税收共治搭建更高平台。


从保山到红河,云南财经大学依托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与两地税务局的合作相继落地,不仅标志着校税合作从“零散互动”迈向“机制化协同”,更以税收实训基地为纽带,打通了高校理论研究与税务实践应用的壁垒。未来,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起点,持续深化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政策服务等领域合作,将税校协同的蓝图转化为服务云南财税事业发展、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转型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