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非遗正青春:指尖匠心 光影新声”2025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在云南财经大学锺正山美术馆正式启幕。4月27日,20位同学以非遗影像创作志愿者的身份,踏上了前往官渡古镇的非遗采风研学之旅。他们走进云子工坊,捕捉黑白云子透光的质感;在乌铜走银的工作间,记录工匠“千锤百炼”的坚守;在滇剧传承基地,用影像串联起非遗的台前幕后。


4月28日,“非遗影像交流会”走进云彩“一站式”学生中心,邀请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朱宝昆带来专题分享——《从水墨丹青到赛博光影:非遗影像的编辑与运用》。朱宝昆指出,非遗是活态文化,需要用当代语言唤醒其生命力,更需要当代青年以创新思维接棒传承。影像作为现代媒介,应成为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桥梁,通过AI技术赋能,可以在保持纪实真实性的前提下,调节色彩平衡和构图张力,强化视觉冲击,增强非遗影像故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学生处处长沙磊老师在交流会上表示,本次非遗影像艺术展和非遗采风研学活动,让同学们得以在“展、学、创、研”四位一体的模式中感知非遗、认同非遗,用影像来链接过往,用镜头来窥探云南这片土地上的人文故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交流会上,朱宝昆和沙磊为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的优秀志愿者和策展志愿者颁发证书,何蕊同学代表志愿者在会上发言,号召同学们去了解、去体验、去聆听,用实际行动守护非遗的文化根脉,让云子围棋、乌铜走银、滇剧和甲马等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