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2025为秉承和发扬关工委“五老”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助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在教育部及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的精心指导下,9月12日下午,教育部关工委“五老”报告团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向明教授莅临我校国际学术报告厅,以《‘共产党宣言’与当代中国青年的信仰》为题,为我校师生讲授了一场精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宣讲会由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颜明主持,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副主任董一凡及厅关工委“...
11/17
2025笔墨春秋——童映河的家国情怀 云南财经大学“五老”专题访谈纪录片
11/17
2025—— 郑丹平教授的教育实践与时代担当作者:杨芳 指导教师:候玉萍当《云南财经大学赋》的石刻在校园中镌刻下“扎根红土,经世致用”的精神密码,郑丹平教授用四十年教育生涯诠释着这八字箴言的深刻内涵。作为校青马学员,在研读她从知青岁月到大学讲台的人生轨迹时,我看见的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将个人理想熔铸于教育强国征程的自觉——从知青岁月的竹篱灯火到大学讲台的春风化雨,她用生命书写着“五老”群体在教育沃土上的深耕...
11/17
2025————记徐明娥老师与她的教育“真”基因国际工商学院 会澳24-3 吴雨洲“师者的心中得藏一团火,为指引、为照亮、为传承。” 当第一抹烛光照亮了徐老师时,成为教师的种子便已经埋下。“关于成为教师的初心,我想主要跟我的原生家庭有关。”徐老师在教师世家成长,对教师这一职业一直怀有憧憬。她在填报志愿时三个志愿都填报了师范专业,只为将烛光传承下去。 第一滴烛泪,落在了皱皱的纸币上。这滴烛泪,名为关心。 “...
11/17
2025——记徐老师的教育强国路国际工商学院 会澳24-3 雷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 雅斯贝尔斯在昆明街巷里袅袅升腾的茶香中,八十二岁的徐老师安坐其间,指尖轻抚茶杯,仿佛在摩挲一本厚重的书卷。她的话语,徐徐展开一幅跨越百年的教育图景——一个五代为师的家庭,从民国女子走进小学堂的微光,到耄耋之年在数字云端挥毫的星火,每一步足迹,都深深印刻在时光里。徐...
11/17
2025——访《云财赋》创造者郑丹平教授作者:李瑞 指导教师:付惠今天,让我们以鲜活的故事为纽带,共同探寻一片精神沃土的力量之源,这里封存着七十年的风雨,有边疆财经教育的拓荒灯火,有红土高原上永不冷却的热血,更有一代代青年与祖国同频的心跳声。——题记澜沧江的晨雾漫过曼岭水库的堤坝时,郑丹平总会想起1970年那个春天。十七岁的她踩着卡车扬起的黄土来到西双版纳,竹篱笆搭的营房漏着雨,油灯在铁皮桶做的灯罩里明明灭...
11/17
2025——记云南财经大学陈榆华老师作者:陈兰心 李慧欣 吴晗 指导教师:李昀璟在云南财经大学这片学术沃土上,陈榆华老师犹如一棵扎根教育土壤的常青树,以三十余载如一日的坚守与探索,书写着属于教育工作者的动人篇章。任教于云南财经大学(原云南财贸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的他,始终将“为学生打开知识大门”作为职业信条,在数学教育与跨学科教学领域深耕细作,不仅重塑了微积分课堂的活力,更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创新范本。一...
11/17
2025——许南垣:深耕教坛的薪火引路人作者:黄文君 指导教师:付惠赓续精神血脉,锚定教育航标。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一代又一代老教师以坚定信念、深厚学识和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筑牢坚实根基,以心血和智慧浇灌出万千桃李。怀揣着对知识传承者的敬意,我们踏上了一段...
11/17
2025——记云南财经大学退休教师陈瑞明老先生作者:叶显梅 张艺博 指导老师:柳佳明在时代奔涌的长河中,“五老”的身影宛若星辰,于历史的苍穹中恒久闪耀。他们以生命刻画的轨迹,织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壮丽画卷。走近云南财经大学陈瑞明老先生的故事,如同推开一扇时光之门,我不仅读懂了这一群体在时代激流中的坚守与奉献,更汲取到催动青年投身强国伟业的磅礴力量。潮头立帆影:改革洪流中的教育先锋改革开放的春风...
11/17
2025——陈瑞明与改革开放四十年教育叙事作者:夏语婕 指导教师:柳佳明破冰试水 勇立潮头1983年深秋的昆明,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梧桐叶沙沙作响,陈瑞明夹着教案匆匆穿过走廊。此时的中国,正如邓小平所言"摸着石头过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雷仍在神州大地回响。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亟待破冰的当口,国务院一纸文件如巨石入水——要求全国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必须通过国家考试。这不仅是企业转型的必由之路,更是计划经济向...